村民們每走出一天的行程,路上都會有官吏設定的臨時安置點,搭帳篷讓遷徙的村民臨時居住。
這種臨時安置點,設施齊全,有燒火的柴草,有烹煮的鍋爐,還有臨時的羊舍、牛舍。
這是尉繚的嚴格要求,官吏必須把各項細節做到位。
對於各項工作,尉繚會及時向皇帝報告。
有稱職的丞相處理事務,子嬰才能安心待在隴山,秦兵們才能無後顧之憂。
——————————
時間進入了九月中旬。
聯軍徐徐推進,固然是穩紮穩打了,沒有出現太大風險,進度也快不了。
李左車倒也能沉得住氣,按照這樣的速度,只要糧道不斷,遲早能打到關中。
一旦打到了關中,哪怕糧草被截斷都沒關係了,關中、蜀地的糧食產量,讓全天下垂涎,可搶奪糧食,就地補給。
不過,李左車必須注意,項羽在攻武關,不能讓項羽搶在前面攻入關中。
按照他的估計,守衛武關的秦軍至少能抵擋一陣子。
在徐徐推進的同時,李左車也尋找著更好的辦法。
在隨行帶路的人當中,有個原本在漢中郡西部的人。
他告之李左車,下辯縣漢水上游,有一條很少人行走的小道可去到漢中郡。
對此,李左車有自身的考量,要是秦國缺少善於用兵的人,出兵漢中、截斷秦軍糧道,不失為好辦法。
但秦國出現了懂用兵者,必定會派兵嚴防死守,要是派去漢中的人多了,反而會分散自身兵力。
要是完全不派兵去,等到了大軍即將入關中時,漢中的秦軍必定會北上關中救援。
李左車決定,派出一名校尉,帶領一萬士兵前往漢中。
他給校尉明確任務,去到漢中後以襲擾為主,儘可能牽制秦軍兵力,不能跟秦軍正面大規模作戰。
兩天後,趙軍進入了水下村,這裡空蕩蕩的,除了房屋本身外,所有有用的物品都沒留,帶不走的已被事先燒燬。
隨後不久,李左車把指揮部搬到水下村。
——————————
函谷關,聯軍營寨。
張良派來的人見到了韓王信。
“韓將軍,丞相已做好盾牌!”
隨即把書信給韓王信。
韓王信看了之後,點點頭,覺得張良的辦法很好。
他是韓國皇室成員,以前大多數人認為,韓王信會反對張良專權,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韓王信並沒有做出任何反對張良的舉動。
韓王信覺得,要是沒了張良,韓國還真的無法強大起來。
按照他的感覺,張良應當不會做出篡位的事情來。
兩天後,一批韓軍把大盾牌運送到營寨。
盾牌有三人高,長長的手柄可兩人或三人一起握著。
接下來,韓王信教導士兵如何有效使用大盾牌,如何應對秦軍的震天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