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和鍾離昧同意這樣做,龍且卻不太同意,表示仍然會按照陛下之命行事。
三路兵馬同時出發,奉命攻打趙國的龍且,按照正常速度行軍。
季布和鍾離昧,按照丞相的授意,放緩行軍速度。
————————
咸陽,一個叫劉軒的人找到了陳平,陳平略感意外。
陳平在家中接待劉軒,盛情款待。
蜀地盛產茶葉,陳平取出最上等茶葉泡茶。
陳平道:“劉兄,莫非你跟我一樣,捨棄楚國投奔秦國?”
在楚國的時候,兩人認識,稍微有一些交情。
劉軒道:“正是,良禽擇木而棲,項羽非明君,我在楚國不受重用,跟陳兄一樣,棄暗投明。”
陳平露出一副笑容,說道:“劉兄,你這樣做就對了。大業皇帝乃是明君,定不會把你埋沒。”
他對劉軒還算有些瞭解,劉軒雖沒有大才,小才還是有的,無論大才還是小才,都能為秦國做出貢獻。
劉軒道:“劉兄一來秦國,便做了參乘,給皇帝駕車。我才能不如你,只求做個小官就知足了。”
隨即,他向陳平作揖道:“勞煩劉兄在陛下面前舉薦,軒感激不盡!”
陳平再笑了笑,爽快道:“陛下求賢若渴,得知陳兄來投,定會高興!”
————————
翌日,御書房。
自從登基後,將書房稱為“御書房”。
子嬰跟往常一樣,在這裡批閱奏章。
這是子嬰耗時最多的工作,比較枯燥又必須做好的工作。
無論在前世,還是在這個時空,子嬰都不懶。
穿越到這個時空,身為是皇帝,那就要把皇帝該做的事做好。
在登基前後,奏章數量比以往多了一倍。
子嬰發現,多了許多垃圾奏章。
這種奏章未提及具體事項,是祝賀陛下登基,祝大秦國運昌隆之類的。
子嬰又看到了成都縣令劉棟的奏章,奏章中祝賀公子的誕生,又再說了些討好的話。
對於這類奏章,子嬰一律以“朕知道了”回覆。
這天,子嬰看到了讓他喜歡的奏章,那是宕渠縣縣令範目的上奏。
範目在奏章中說,自十二月調任宕渠縣縣令以來,多次親自帶兵上山,數月來抓捕盜賊三十七名、殺死八名,表示會繼續努力,早日把全縣的盜賊肅清。
因為改為紙張書寫,紙張比簡牘更易於攜帶和儲存,範目對工作情況寫得比較詳細,共寫了九頁。
子嬰回覆:範縣令做得很好,朕甚感欣慰,再接再厲!
子嬰又看到了漢中郡郡丞趙衍的上奏。
趙衍在奏章中說,有了腳踏紡車後,效率提高了四成,布產量比以往高了很多。
趙衍在奏章中還說,漢中平地雖不如關中、蜀地廣闊,亦是肥沃之地,關中有鄭國渠、蜀地有都江堰,如果漢中也能修一條渠灌溉土地,必能讓漢中糧食產量大增。
他建議說,褒水水流大,褒水上游東邊有大量土地,如果能修渠引流褒水,估計漢中糧食產量,最少能增加一倍,多則增加二倍。
這個趙衍,子嬰在前世的時候就知其名。
趙衍是漢中人,在原本歷史上,劉邦被封為漢王入漢中後投奔劉邦,提出“暗度陳倉”之計。劉邦稱帝后,趙衍後來被封為須昌侯,並擔任河間郡郡守。
子嬰作為一國之君,對本國農業耕種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