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陳平發表高論,支援范增,范增決定重用陳平。
就算項羽不喜歡陳平,范增還是可以在他的許可權內重用陳平。
范增在處理政事的同時,等待著陳平的到來。
可一直等到午時,陳平都還沒來,難道發生了什麼事?
范增只好命人去陳平家中、工作的官署衙門瞭解情況。
等了許久,派去的下吏回來了,手中還拿著官印。
“稟丞相,小的去到陳平家中,空無一人,發現了這個。”
小吏把官印遞上。
“哎!”
范增仰天長嘆。
陳平不辭而別了。
——————————
齊國,臨淄。
六月初一。
齊王劉邦舉行盛大的登基大典,在萬眾矚目下正式登基。
自從奪得齊王位後,齊國各地還有零星反抗,人心不服。
如今,天下霸主項羽,還有四個國家的大王,都承認劉邦是齊王,對於齊國人心歸服起到很大作用。
登基大典完畢後,劉邦在齊王宮大殿擺下筵席,熱情款待前來參加大典的諸王,還有重要臣子。
齊王和臣子們都高興,現場洋溢著歡樂。
大殿正中上方,是齊王劉邦,王后呂雉坐在旁邊。
呂雉雖為女流之輩,野心不卻比男人小,她的男人做了齊王,眾王來祝賀,她是前所未有的興奮。
右下方是趙王趙歇、魏王魏豹、燕王韓廣、韓王韓成、楚王使臣項它。
左下方是齊王諸臣,為首是丞相蕭何,往下是曹參、樊噲、夏侯嬰、盧綰、灌嬰、酈商、陸賈等人。
在諸國中,以韓國跟齊國關係最好。
當初劉邦跟張良說好,等成功做上齊王后,齊國跟韓國永結盟好。
在眾人見證下,齊王和韓國當場訂立盟約,讓全天下都知道,兩國結盟。
筵席結束後,殿內只剩下韓成、蕭何、劉邦三人。
韓成道:“韓國復國,需圖強方能抗暴秦,張丞相推行商君之法,應當會有成效。”
他雖然對變法有保留意見,但也並非很反對。
讓他不爽的是,韓國大權被張良掌控,韓成這個韓王名不符實。
韓成再道:“不知齊王以何種方法治國。”
對於齊國,他可羨慕得很。
齊國土地富饒,有漁鹽之利,又不用直接面對秦國。
劉邦道:“論到治國,蕭丞相最在行。”
蕭何介面道:“齊王曾經強大過,齊威王、齊宣王皆是明君,重用鄒忌、田忌、孫臏,使得齊國強大富庶。現今齊王亦明君,有明君,再做好吏治,齊國必能強大。”
韓成誇讚道:“明君吏治,好!很好!”
——————————
在秦國求賢令公佈後,秦王向武關、函谷關發過命令,如果有東方六國的人才投奔秦國,透過關隘檢查身份後放行。
這天,韓信來到了武關。
他直接說明來意,是得知秦國的求賢令,特意來投奔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