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劉邦率軍西征,打敗韓地秦軍,幫助收復韓地,韓國才得以復國。
韓王成和張良,都對劉邦甚是感激。
劉邦聽後大喜,帶著張良返回大營。
劉邦軍大營,帥帳內只有劉邦、蕭何、張良三人。
劉邦道:“不知子房有何妙計?”
對此,張良早已有了成熟的方案,他開口道:“齊王田假,被田榮趕走,如同喪家之犬。然項羽承認田假為齊王,對田榮甚為惱怒。沛公可找田假商議,有條件出兵幫助重奪王位。若無人出兵相助,田假休想回齊國,沛公提出割讓齊國三成土地為條件,田假必肯答應。”
“對啊!子房言之有理!”
劉邦茅塞頓開,對張良甚是佩服,之前怎麼就沒有部下想到這方面呢。
他隨即想到一個問題:“可我們對齊地不熟悉,要趕走田榮並非易事。”
張良道:“田假乃齊國貴族,又是齊王,對齊地山川地理、關隘險要肯定熟悉。由他指引沛公,再麻痺田榮,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必定成功。沛公去見田假,田假必然高興。項羽惱怒田榮,沛公跟田假一起向項羽說起此事,項羽必應允。”
“妙啊!子房之計甚妙!”
蕭何讚不絕口。
只可惜的是,張良要輔佐韓王成了,不能在劉邦帳下。
劉邦屁顛屁顛的,說道:“事不宜遲,我現在就去見田假。”
張良神情嚴肅,問道:“敢問沛公,是否僅滿足於齊地三成土地,做個小國之王?”
劉邦和蕭何,當場就聽出了弦外之音。
劉邦問道:“莫非子房還有妙計,能讓我奪佔更大土地?”
張良道:“良之計策,十有八九能成,就看沛公手段是否夠狠。”
劉邦急道:“是何計策,還請子房速速道來。”
張良道:“沛公‘誠心’幫助田假,田假必無防備,待奪取臨淄後,沛公一不做二不休,把田假、田市、田間除掉,掌控整個齊國,自立為齊王。”
“這個……”
劉邦聽後甚感驚訝,張良的計策也太大膽了。
劉邦道:“如若我篡奪田家齊王之位,恐讓天下人恥笑,恐齊地人心不服。”
張良道:“沛公此言差矣。齊國之國君本姓‘姜’,乃姜子牙後裔,被周武王封為齊地諸侯,可惜後來田家篡齊。既然田家可篡奪姜家齊王位,為何沛公就不能奪田家的齊王位?在此亂世,齊王之位,有能者居之。”
蕭何介面道:“若沛公能掌控齊地,臣有信心治理好齊地,安撫百姓,讓齊地百姓歸心。”
“好,就依子房之計辦!”
劉邦當即就拍板了。
齊國乃富庶之地,掌控整個齊地做齊王,對劉邦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
他希望能成大事,之前盼望著殺入關中,結果失敗了。
無法殺入關中,要是能成為齊王亦是很好的結果。
只要能夠成事,什麼毒辣手段,劉邦根本不在乎,對於他來說,成大事不拘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