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把駱永勝逗笑了。
“閣老啊閣老,你可比朕還霸道。”
既然總要有個做惡人的,寇凖想想,自己這個內閣首輔最是合適。
黑鍋不能讓駱永勝背啊。
飲食之後,天子威儀六班就只剩下一個禮樂了。
這才是一堂禮議最核心的地方。
關於禮崩樂壞的解釋,上本書說過。
古代人極其重視這一點。
那就是皇帝出行、上朝、班師、慶典、祭祀、國宴等一系列亂七八糟的事,都奏哪些樂,而在響樂的過程中,百官要踩著樂點走到哪、站到哪、吃到哪都有規矩。
比如明朝的八拜禮,要奏八個不同的曲牌。
每一個曲牌結束後,百官朝拜的賀詞都不一樣。
這就是禮。
如果說一個樂點踩錯了,大家都放下筷子向皇帝致賀詞,一個大臣還在那抱著豬蹄子猛啃,這就是御前失儀。
輕轍廷杖、重轍撤職。
所以禮樂這一塊不僅麻煩,還很不人性。
一直為駱永勝所不喜。
現在寇凖提出來,駱永勝便直言態度。
“禮樂這一塊,不要搞得那麼繁瑣,百官上朝,是來跟朕商議國家大事的,朕和百官的時間都很忙,沒那麼多功夫浪費在聽鼓樂、唱賀詞上面。
今後朝會,只奏一遍《太清之曲》,百官聞樂上朝,曲散站畢,朕出入座,百官作揖頌一遍萬歲即可。”
至於其他的所有一切,全部取消,咱們得把時間放在正事上。
“陛下,這於禮不合啊。”
“朕是始祖軒轅黃帝之後裔,始祖那個時代,可沒有那麼多禮法,始祖在忙什麼,忙著帶領各部族創文字、建文明、興基業、保繁衍。
這才是真正的大禮!是始祖留給咱們日益璀璨的華夏民族最大的一份禮!
別日子一好過起來,就閒著沒事幹,搞出那麼多歪七扭八的所謂禮法,這些禮法嚴重糜耗了中央的行政效率,耽誤了朕和百官的時間,拖沓了政務的處理落實速度,咱們講禮的同時,其實是在坑老百姓亟待救命的寶貴時間!”
駱永勝一錘定音,在這件事上絲毫沒有商榷的態度,寇凖無可奈何,只得拱手。
“既如此,一切皆尊陛下欽命。”
“好了,禮的事......”
“咕~”
正打算接著往下說呢,駱永勝的肚子卻在這會不爭氣的咕咕叫起來,把寇凖都給逗笑了。
前者也笑。
“你看看朕這不爭氣的肚子,閣老也該餓了吧,先吃飯,吃完飯咱們接著議,把這開國要辦的事,早點都定下來。”
“是。”
忍俊不禁憋著笑的寇凖拱了下手,然後就看駱永勝咋呼起來。
“都愣住幹什麼,讓尚膳局抓緊備膳,要是餓到朕的閣老,朕就打你們屁股了!”
“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