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責任跟他們無關,而是因為人口多了,而物沒變。”
“臣在山西太原府調研的時候,途徑一個村落,這個村子依山傍水而存,水草很豐盛,那裡的百姓放羊為生。”
“臣去的時候,一頭羊大概可以賣到四貫錢,這個價格很不得了,臣一問為什麼可以賣的那麼貴,原來是周邊的村落開始越來越多,人也變多了,羊好賣了。
十幾年前的時候,買羊的少,又戰亂大家朝不保夕,百姓急著把羊脫手,往往只賤賣個一貫錢。”
說到這裡的時候,沈知白轉身在題板上開始勾勒起來。
“臣做了一個大膽的加設,加設全國一年只能透過養殖產出一百萬頭豬,供八千萬人食用,則豬肉的價格為假定的一元。
隨著國家的穩定發展、百姓擁有安定的繁衍環境,二十年後,丁口為一億時,若國家還是養殖一百萬頭豬,那麼豬肉的價格則應漲到一點二五元。”
“因為人口漲幅達到了兩成半,所以豬肉也跟著漲了兩成半,這是必然的事情,因為養殖的產出還是一百萬頭沒有任何變化。”
“那等到人口為一億六千萬呢?豬肉就該兩元了。”
“可是這不僅僅意味物價增高,百姓變窮那麼簡單。”
“一億六千萬人啊,他們的收入靠什麼。”
“臣在福建調研時發現了這個情況,八年前戰亂的時候,福建船廠用工,一個工人一天的工錢是六十文。
現在呢,三十五文。
百姓的收入降低了,可物價卻漲了。”
“為什麼,因為人多了,人多了用工自然就便宜了,因為你不幹有人願意幹,這叫什麼,臣管這叫人口增長帶來的經濟紅利,簡稱人口紅利。”
“享受人口紅利的絕不會是普通百姓,而是用工方。”
“他們的產出明明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是開支卻因為人口的增多而減少,產出物品出售時的物價又因為人多而增長。
這一漲一跌,中間差出來的就像開啟的剪刀一樣,這便是經濟剪刀差。”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增多,物價越來越高、百姓越來越窮,財富被大量的集中到部分用工者的手裡。
國家的貧富差距開始出現並瘋狂拉大,國家也會越來越窮,我們就掉入了一個似乎無法破解的陷阱中去。”
馬爾薩斯陷阱?!
不,這是沈知白陷阱!
駱永勝坐不住了,他騰的一下站起,不可思議的看向沈知白。
直把後者都看得發毛。
怎麼會。
這個時代怎麼會有人對經濟學懂得那麼深?
不可能,不可能啊。
要麼這沈知白聰明絕頂,真就如他說的那樣,透過這些年的調研仔細觀察摸索出來。
要麼,就是和他駱永勝一樣的穿越者!
所有人都看著駱永勝。
足足片刻,駱永勝才深吸一口氣。
“召集在京所有官員,大禮堂集合,咱們一起,聽沈卿講好這堂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