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駱成武又言道。
“調燕雲軍區五萬騎兵、太原軍區五萬騎兵北上出雁門關,挺進草原,只帶三日糧草,沿途以搶補糧,迅速向東移動。”
參謀插下十支赤旗,同時邊記邊報道。
“十萬輕騎,不帶輜重,日行軍兩百里。”
在明面上的安排說完之後,駱成武向身邊的參謀又低語一番,後者直接拿出紙筆記下,沒有任何動作。
這是此次軍演的規則。
任何一方單回合可以下兩道明令、一道暗令。
現在駱成武的回合結束了,寇凖可以發言。
“大遼在雄關駐軍五萬,城外挖出三道寬百丈、相隔各五里的溝壑帶,同時迅速堅壁清野,將燕雲十六州所有物資、兵力回籠到上京及直沽一帶。”
參謀照做,同時喊話道。
“三道溝壑相阻,大楚方火炮最快需十五日抵達雄關關隘之下。”
等參謀喊罷,寇凖繼續下令。
“雄關之後,霸州涿州各留一萬輕騎,配三馬。”
參謀插下黑旗,喊話。
“一騎三馬,日行可達三百里之上。”
兩道明令下罷,寇凖也喚來參謀耳語一番,後者記下。
發號施令的回合再次到了駱成武這面。
“大軍一至,立刻開展填平溝壑作業,五萬大軍正面防備,後續十萬軍負責作業。”
參謀記下,喊話。
“第一日,大楚十萬大軍填平第一道溝壑,推進僅五里,火炮和攻城器械部隊未掉隊。”
駱成武緊跟著下了第二道軍令。
“自太原軍區、中央軍區抽調二十萬大軍,自威海府出海北上!”
兩道軍令下完,駱成武沒有選擇密令。
該寇凖了。
他甚至連一道明令、密令都沒有下,直接看向作戰參謀。
參謀官喊話。
“第一日,遼國堅壁清野六十里,主力退出雲州。”
後面,兩人基本都沒有太多的軍令傳達,開始枯燥但絕不乏味的雙方參謀互報戰局階段。
這種軍旗推演的方式還是駱永勝第一次看,他看得比誰都專注也更認真。
因為北伐。
容不得一絲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