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言,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只要條件能夠談妥,彼此雙方各退一步就可以落得個皆大歡喜的場面,沒必要直眉瞪眼的刀槍相對。
趙大跟士大夫妥協了共坐天下,許下了不殺文官的祖制家法,但也順勢收走了士大夫階級的舉薦權,非科舉進士不可為官。
哪怕你是宰輔的兒子也不行,哪怕說你去參加科舉全程有人放水保你透過也算是面子上過得去,附和流程,皇帝睜隻眼閉隻眼的也就認了。
可你要是說幾個官員聯名舉薦便可以出仕,那就屬於破壞規則、破壞默契。
現在丁謂提出這件事說給寇凖聽,存的便是提醒寇凖的意思。
誰知道人家駱永勝將來會拿出什麼來跟士紳階級妥協?
可是寇凖蹙著眉頭想破腦子都想不出來,駱永勝還能拿出什麼比趙宋家更好的互動條件。
大宋都已經共天下了,駱永勝總不能把皇位讓出去吧!
要是如此大方,姓駱的又何必造反,何必自封為楚王。
透過駱永勝放棄武寧那一萬五千條人命之事,寇凖便知曉自己面前的這個對手是什麼人了,這就是一個狼子野心,為牟取個人權力而不擇手段的梟雄。
指望一個梟雄拼搏幾十年大功告成的時候拱手讓出天下?
想得美!
越想寇凖就越是煩躁,索性揮手說了句不聊此事了,轉而道:“明日官家定會在朝會上遴選新的南征主帥,謂之心裡可有合適的人選啊。”
這個問題丟擲來問的丁謂一頭霧水,按說這麼大的事,寇凖沒道理跟他合議才對。
再說了,他丁謂現在負責鹽鐵司,乾的是財政口工作,跟軍事也不沾邊啊。
當官十幾年,除了當初徵益州偽蜀王鈞時算是接觸過一個雷有終。
等等!
丁謂瞬間明白了寇凖的意思。
眼下後者剛剛惹了趙恆,所以明天遴選新帥的事,即使趙恆開問寇凖,後者也不可能開口向朝廷推薦,最多說一句全憑皇帝做主。
那麼這個人選很可能落到王欽若一黨的手裡,為了不使這份差事旁落,那麼自己推薦雷有終出來打擂臺是恰當合適的。
而且雷有終的履歷也夠厚,滅掉過偽蜀政權,現在再調到洪州去督剿偽楚的駱逆可謂是底氣足夠。
想明白其中關鍵的丁謂馬上開口道:“下官推薦益州節度使雷有終。”
寇凖總算是露出了笑容,讚許的衝丁謂點點頭,對後者的敏銳覺察力表示肯定。
“那就這麼定了吧,明日朝會謂之該推薦的推薦,其他的事自有老夫來操持。”
丁謂心裡便踏實許多,寇凖要發動門生故吏來為雷有終站臺,成功率起碼會達到八成以上。王欽若的實力比起寇凖來說還是要差出一截的。
“那好,下官先告退了。”丁謂起身準備告辭,末了嘆口氣道:“要是寇相仍在洪州就好了,有寇相在,駱逆必永不敢露頭,如此寇相一直坐鎮江南,朝廷就會一直引寇相為肱骨柱國啊。”
本想斥責丁謂的寇凖話到嘴邊化作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