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之亡國,皆合天道,乃有隋唐重續正統,這才光復中原,恢復大治。雖後有奸佞朝臣,擾亂朝綱,蓋也因其天命氣數已盡,改朝換代已當時矣。
後周世宗,謹慎篤厚、勵精圖治,實為天命之君。北伐契丹,僅四十二日便光復河北三關三州一十七縣之地,使契丹望風而降、潰不成軍。燕雲十六州朝夕可定,然天妒英姿,遭逢疾厄而終。
涿郡趙氏匡胤,累受君恩,承託孤之重於世宗榻前,卻不思償報,以豺狼為師,篡位於陳橋驛,此舉與司馬晉何異之?
如此罔顧君恩、謀朝篡位,實乃得國不正、其必氣運不長。
故而有燭影斧聲,弟害兄命,此又與司馬晉何異之!假日必也是綱常崩壞,倫亂褻瀆。
宋歷三帝,竟有其二篡位而竊居至尊,先兄後弟,貽羞萬古。
致使高粱兵敗、雍熙慘敗,此天命不在趙宋、國祚必不久長。
時今之帝,貪戀美色,奪人妻已供褻玩,此荒淫之甚,有失君道。故而後宮穢亂,嗣運不昌。
契丹南叩,不思保國安民,只想奴顏婢膝以求苟且圖活,澶州之盟,開中國向異族割地賠款條約之先河,致使祖宗蒙羞,使四千年華夏煌煌之威蒙塵受辱!面北而拜,尊蠻夷之女為叔母,此舉忘祖宗之姓,反就親近胡虜禽獸以為美私。
遍數罪孽,三江之水不可洗,骨氣貞潔,穴中螻蟻尤勝之。活為生民之巨害,死為黃泉之流毒。何堪顏面恬為華夏共主焉!
某雖起於寒微,卻也知天運迴圈。中原氣盛,億兆之中必有聖人,乃舉事於洪州,傳於天下,共討趙宋。故茲作檄,相望知悉。
河北定州人士,黃帝之子駱明後裔,姬姓駱氏永勝。”
看罷之後,駱永勝徹底傻眼,看著魏稟坤半天才言道:“公這水平竟然沒過科舉?”
魏稟坤面露羞赧之色,慚愧拱手:“文采粗鄙,惹主公笑話了。”
卻見駱永勝離座繞案,一把便攥住了魏稟坤的手,大力搖晃:“就此檄文,氣勢磅礴、引經據典,實為奇文,駱某佩服之至,一時竟難以言表。”
如果這還不叫一篇好文,那駱永勝真想不到還有什麼比這好的聲討檄文了。
放大趙宋得國不正的汙點,生生將其和同樣篡國的司馬晉串聯在一起,而後將司馬晉時期那些個骯髒事以及中國所受之苦難說出,打上一個氣運不長國祚不續的烙印。
再然後那就是使勁罵趙宋至今的三位皇帝。
兩個篡位的,至於趙二是不是篡位,那是歷史學家應該研究的問題,跟他駱永勝有什麼關係?
他是個反賊不是歷史學家,當然得寫陰謀論。
再說趙恆,這是個狠人,去四川旅個遊還能搶個人妻,女的也很有名,叫劉娥。
說來也是倒黴,趙恆子嗣確實不昌,幾個兒子相繼夭折,在這個年代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而魏稟坤的檄文,那可真是借人的傷疤來大潑髒水。
至於澶淵之盟,那趙恆就是活該被罵,只是駱永勝文化有限,除了罵幾句狗日的之類的髒話實在想不到什麼別的,比不上魏稟坤罵的那麼狠。
遍數罪孽,三江之水不可洗,骨氣貞潔,穴中螻蟻尤勝之。活為生民之巨害,死為黃泉之流毒。何堪顏面恬為華夏共主焉!
聽聽這罵的多痛快。
至於到最後給駱永勝找的祖宗,那就徹底讓駱永勝徹底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了。
古人造反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比較優秀的祖宗,這很正常,駱永勝想破了腦袋也就只能想出一個駱賓王,可魏稟坤倒好,直接追根溯源找到了軒轅黃帝頭上!
黃帝生駱明《山海經》
這是有文獻出處的,這還真不是人家魏稟坤信口胡扯,駱明是軒轅黃帝第三個兒子,那他駱永勝可不就該是姬姓駱氏嘛。
現在就是趙匡胤重生,跟駱永勝比祖宗那也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按照魏稟坤這種攀親戚的無恥程度,駱永勝可是軒轅黃帝不知道多少代玄孫,骨子流著的,是正兒八經炎黃正溯的血!
誰敢說比他血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