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桑回來,剛好就聽到趙大樹的這句瞧不起女人的話。
她心中略有不悅,趙二爺趙祿的笑聲就傳了過來。
“我兒媳婦葉桑雖然是個姑娘家,懂得卻也不少,的確比我有本事。”趙二爺趙祿笑呵呵道,完全不介意別人的諷刺。
葉桑也不急不慢開口,附和道:“我們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我公爹現在只需要主持大局,等吃等喝,頤養天年。”
“哎呦,說得你家日子多好一樣。”
趙樹墩聽到葉桑那句話就更酸了。都是農家人,他才不信趙二爺能什麼事情都不用管。
“好了,大家說說流民的事情。”里正瞪了趙樹墩一眼。
逃荒沒多久,村子裡暫時還沒面臨沒糧沒食的階段,卻第一時間遇到了流民。
流民的事情,可大可小,一點也不容人忽視。
“以後大家晚上集中睡在一起,老人孩子婦人在中間。每家出一個人,晚上守著村子。”趙大爺趙福第一個開口。
“其實不用那麼多人,每晚六十個人,分三次換班,就足夠了。”葉桑清了清嗓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趙樹墩聽到葉桑的話,立馬堵了回去:“你懂什麼?不多找點人看著,糧食被偷怎麼辦?”
“就是,你一個女人,就不要多說話了。”
村子裡也有人覺得葉桑異想天開,出口嘲諷她。
只有里正跟趙大爺趙福頓了頓,鼓勵葉桑繼續說。
“流民大多是少數,以家庭為一隊。看到有人巡邏,大多會不敢輕易動手。所以只需要每次兩個人,分別站在圓的十個角落。”
葉桑用木棍在地上畫了一個圓,示意圓代表村子裡人。她又在圓圈的周長上點了十個相互對稱的點,分別放上了兩塊石頭充當做人。
“到了晚上,十個地方的人手持火把,足夠看到彼此的光,流民一般不敢闖進來。”
“那如果是土匪呢?”趙大爺趙福指著地上的圓圈詢問道。
葉桑的主意不錯,但是用來對付土匪,壓根就不行。
“所以這就需要巡邏的人,隨身攜帶一個可以敲打的盆,村民睡覺時,身邊也放一個盆。”
葉桑還沒說完,里正跟趙大爺趙福的目光就亮了。
說實話,如果逃荒碰上土匪,他們這些村民壓根打不過。除非是全村的人一致對外,才有一點贏的可能。
“只要盆發出聲音,大家就能被驚醒,可以一起起來抓賊!好像挺不錯的。”
眾人看葉桑得目光,瞬間也就明亮起來。
誰說女人沒有什麼用了!
葉桑這個辦法,就很妙!而且一晚上,三個人輪換,不會耽誤睡眠,也就不會拖累村子的行程。
“葉桑,你真是太聰明瞭!”
趙樹墩誇讚道,完全忘記了剛剛是自己說葉桑沒用。
第二天一早,村子裡的巡邏制度就下來了。
村子裡有差不多三百戶人家,一家只需要一個人,平均五天才會巡邏一次,一次兩個時辰,大家都很滿意。
趙家二房原本是趙二爺搶著巡邏的,卻被葉桑制止。
“爹,我會一些功夫。而且我出謀了巡邏,也要看看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得通。再說,我還有件事情,想麻煩您。”
趙二爺聽到葉桑說不用巡邏時,還有些失望,可在聽到葉桑要麻煩他一些事情時,才慢慢看向葉桑。
“什麼事?爹能幫,絕對幫。”
“娘說,你會一些木工。我想麻煩您做一大一小兩把弓箭,大的給我,小的給三蘆學習。”
路上閒暇時間,婆婆李氏會不時說起一些過去的事情。有時候是丈夫趙宸跟大哥趙大滿小時候的,有些時候則是說趙二爺年輕時候都幹過什麼。
其中就曾說過趙二爺年輕時學過兩年木工,還給家裡做過一把弓箭,不過因為趙大爺懂打獵,就給趙大爺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