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江河幫效忠朝廷,那為何王承恩又說江河幫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禎親筆圈定的欽犯?
王承恩對崇禎忠心耿耿,這點無須懷疑,江河幫又對崇禎如此重要,他應該沒有理由去搞江河幫的。
這麼說,王承恩要對付的,純粹就是李大梁這個人了。
這個李大梁究竟是何方神聖?他身上究竟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不論如何,這又是一場內鬥!王承恩自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崇禎好,卻不知道他才是崇禎實現偉大抱負的最大絆腳石!李大梁若是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剛剛崛起的江河幫會遭遇多大的打擊。大明朝正是有太多這樣自以為是的人,才最終國破君亡的!
秦書淮不由地冷笑一聲,鬥吧,你們不鬥得天昏地暗,我怎麼能有趁虛而入的機會?
但是不管誰當家,江河幫都不能倒!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唯一籌碼,這個籌碼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書淮珍惜!
待兩人走遠後,秦書淮見院子裡到處都是守衛,便又在洞中呆了一會。直到這兩人出了院子,園中的大部分守衛撤去,他才小心翼翼地出了院子。
肚子餓得緊,便立即來到街上找了家不錯的飯館走了進去。
雖是晚上,但飯館裡還是食客盈門,大概是這裡靠近運河,有的是深夜下船來打尖吃飯的客商。
秦書淮點了三四個菜,就著米飯大吃起來,這一頓足足吃下了三大碗米飯,才感覺恢復了點體力,可見修煉易筋經對身體的消耗。
見菜還有多,便又要了壺酒,優哉遊哉地喝了起來。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隔壁桌三位書生模樣的人在大談國事。
一個白衣書生說道,“兩位兄臺,今秋鄉試可有把握?”
另一個青衣書生笑道,“寒窗十載,四書五經自不在話下。不過近年之策論,卻是頗為頭疼。不知今年策論以何為題?論遼東?論撫民?還是論吏治朝綱?”
秦書淮心裡一笑,這幾個考生倒有點像當年高考時押題的自己,不知道明朝的科舉會考些什麼?不由來了興趣,便側耳傾聽。
白衣書生又道,“要說論遼東,如今遼東有袁督師坐鎮,以堅壁固壘,避銳擊惰,相機堵剿為策,遼東一線固若金湯,賊夷必不可犯中原。因此,今年若策論遼東,當以撫夷、剿夷為重點,而非遼東防務為重點了。”
青衣書生表示認可,“如今聖主在位,大明中興,軍力日強。而後金賊首自努爾哈赤死後,諸王爭位,實力大損,已是強弩之末。所謂此消彼長,料想剿滅賊夷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若是考此策論,可以袁督師寧錦大捷入題。”
飯館之中,聽到三位書生暢論國事,不少人都津津有味地聽了起來。在文官治國的明朝,書生論國往往是很受人尊敬和崇拜的事情。
門口進來一個身穿錦袍的老者,老者鐵面劍眉、鬚髯戟張,長相十分英偉。他的身邊是兩個高大結識的漢子,雙目都透著精光,一看就是練家子好手。
聽到書生論國,老者便在牆角邊找了個位置坐下,饒有興致地聽了起來。
不過沒過多久,老者就眉頭微皺。
除了老者,秦書淮也是眉頭一皺。
看來這幾個書生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樣迂腐,袁崇煥只不過取得了一次寧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連擅殺毛文龍也被他們說成了“計除奸賊”,以為遼東局勢已定,也是可笑。
君不見數月之後,己巳之變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