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派人來救他,就說明皇上沒有忘記他!
而且皇上派的還是龍虎大將軍、安國公親自來救!
有他在,自己必定能活著出四川了!
秦書淮收起聖旨,又道,“王爺,下官現在解了你的穴道,你一會切莫叫喊。若是被人知道下官來了你的屋中,恐引起曹國彰懷疑,到時候不但殿下有性命之憂,下官的平川之策也會毀於一旦,殿下明白?明白的話,請眨眨眼睛。”
朱至澍飛快地眨了好幾下眼睛。
秦書淮就解開了朱至澍的穴道。
然後衝朱至澍拜道,“下官秦書淮拜見蜀王殿下。”
朱至澍慌忙扶住秦書淮,低聲道,“國公爺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放眼大明,現在除了崇禎,也沒人再敢受秦書淮一拜了。
更何況他是來救朱至澍的。
不過這麼一來,朱至澍的心情終於平復下來了。
說道,“國公爺,你可算來了!本王身為蜀王,眼看四川陷於東林賊手卻無能為力,當真心急如焚。若是國公爺今夜不來,本王打算明日就去巡撫衙門找曹國彰,手刃這個國賊!本王縱使死,也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川地落入賊人之手!”
一派大義凜然的樣子。
他當然得這麼說了。
秦書淮是崇禎跟前的紅人,他這話說給秦書淮聽,也是說給崇禎聽,不這樣怎麼表達他為皇上守土衛國的拳拳之心?
反正現在這話不說白不說。
秦書淮只好一本正經地配合他,說道,“王爺大義,下官欽佩之至!此番義言,下官回京後一定如實稟告皇上,不枉王爺對皇上、對朝廷的一片赤忱之心。”
朱至澍感激地對秦書淮抱了抱拳,說道,“多謝國公爺了!”
眼下,能讓他逃脫失地之罪的,也就秦書淮一人了,所以朱至澍對他客氣備至,幾近討好。
有人說蜀地之失,關他這個沒有實權的王爺何事?
當然有事!誰讓你是王爺?你封在蜀地,享盡榮華富貴,就要代天子守一域。蜀地存,蜀王存,蜀地失,你蜀王也別想好過。歷史上張獻忠入川后,朱至澍就攜嬪妃、家眷等自殺了。
頓了頓,朱至澍又問道,“對了,國公爺深夜來訪有何吩咐?但凡本王能做的,只要國公爺發話,本王萬死不辭。”
“吩咐不敢當!”秦書淮道,“不過確有要事請王爺幫忙。”
“國公爺且說。”
秦書淮想了想,先問道,“王爺可知,如今成都城的安危繫於何人之手?”
朱至澍沉吟了下,說道,“內城在曹國彰弟弟曹國清手裡,外城在曹國彰親信吳玉田手裡。”
秦書淮再問,“曹國清的兵多還是吳玉田的兵多?”
“自是吳玉田兵多,吳玉田手上有五萬大軍,而且頗為能打,遠勝於曹國清的兵。”
“王爺明鑑!所以,如今成都城的安危,歸根到底是在吳玉田手裡,是否?”
“是,國公爺說的對。”
“那麼只要吳玉田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可否擒了曹國彰、周延儒二賊?”
朱至澍不假思索地說道,“自是可以!只要有吳玉田的五萬精兵,殺入內城捉拿曹、週二賊就易如反掌!”
不過說完後,他又皺眉道,“只是,那吳玉田是曹國彰的心腹,他肯效忠朝廷嗎?”
秦書淮不容置疑地說道,“蜀王不必擔憂,吳玉田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蜀中是無法與朝廷抗衡的,因而他一早就答應了下官,到時只要下官一聲令下,他便殺入城中,捉拿國賊!”
他故意先說吳玉田已經答應了,以防止朱至澍不必要的焦慮。他要是一想太多,很多事可就充滿變數了。
朱至澍果然大喜,說道,“如此甚好哇!國公爺果然好手段!只要說服吳玉田歸順,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對了,你們打算何時動手,本王應做些什麼?”
“王爺莫急。”秦書淮又道,“眼下吳玉田的家眷掌控在曹國彰手裡,吳玉田擔心一旦他攻向內城,曹國彰必然對他家眷不利,這也是人之常情。因而,咱們需先救他的家眷出來,才能讓他無後顧之憂。”
朱至澍臉色微微一變,皺著眉頭說道,“那……如何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