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廟出來,追月在想著如何離開這裡。他來到村民的聚集地,這些人倒挺自在,看追月回來了,又熱情地打招呼。村長同幾個上歲數的人正坐在樹下的木墩上休息,追月過去和他們攀談起來。人們告訴追月,他們世代居住在這裡,還沒聽說過誰能離開。“總會有辦法的”,他安慰自己。於是起身在村落的外圍轉悠,但越轉,心越涼,這麼小的地方,角角落落他都找遍了,一點能離開的痕跡也沒有。
這時,老村長拿者一個布包走過來,將其交到追月手中。原來,他們這裡每位村長繼任時,都會把這個布包傳下來,裡面是一本書,但村裡沒有人能看懂,追月開啟布包,發現這應該就是一木普通的書籍,上面沒有一點靈力,表皮也沒有字跡。唯一有個地方令追月不解,那就是這本書的材質他不認識。
村長交完書後離去。雲追月翻開第一頁就被震住了。八卦,兩個古樸的字型印在了上面,他繼續往後大略地又看了一下,雙眼放光。回到小廟,他把仙凡殿內的親友,包括化形的器靈全放了出來。小龍一眼見到了這本書,也如獲至寶。
相傳,八卦為人皇伏羲所留,畫於卦台山。所謂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互相衍生為六十四卦。分乾三連,坤六斷,坎中滿,……,八種卦形。常與太極圖搭配使用,能占卜,風水,術理等。與五形九宮合用佈陣,那是響噹噹的。尤其是占卜一途,能窺探天機,預知未來。
其它人對這東西沒興趣,而追月小龍則認真研究起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那麼牛氣的神龍面對這本書低頭了,不低不行啊,越看越迷茫,懂了後面忘前頭,再看前面,以後的又忘了。無耐放棄吧。反觀追月就不同了,如洩洪之水,一發不可收拾,越看越入內,越研究越透徹。最後他感覺自己就是一副八卦,任意變化。正當他研究起勁之時,眼前景象一變,他來到了一座山頂,上面有石桌,石椅,一位中年儒生坐在那裡,微笑著瞅著他。追月上前拜見,才知道這是伏羲大帝的一縷分身。
伏羲道他自上古成就仙體,正道人皇后,便隱居到三十三外天,非大劫不出,唯留一縷神識在本書內。追月這才明白,依球球尋寶的本領,沒能發現這本書,根源在這裡,書中有人皇在,別說球球,能量再大也無濟與世。據人皇講,這麼多年過去,追月是第一個堪破那層禁制與他相見者,既然有緣,便送他一場造化。說著伸手一指,一道白光沒入追月眉心,緊接著,他神識中也有一本八卦書出現,一探看,這要比那本村長給的書裡內容豐富的多,而且有詳盡的講解。伏羲告誡,要特別謹記占卜一術不可隨意使用,更不能害人,扶危濟困為本,否則易受反噬。說完消失不見。追月也回到現實中,發現眾人全愣愣的看著他。
雲追月把經過講了一遍,然後毫無保留地將八卦內容講解給眾人聽。以小龍為首的不一會就走了,只剩下紅玉,春花二女聽的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提問。現在二女都知彼此和追月的關係,不但沒有隔閡,而且關係持別近。一天後,三人傳道完成,都有不小收穫。
追月剛學會八卦的內容,想牛刀小試一把,便開始推演,看能不能找到出去的方法。還真不錯,他按照卦象的指引,來到村長等幾個老者休息的石桌旁,開始觀察。據卦象上說,出口就在桌面上,但看了半天也沒瞅出個所以然來。他伏下身子終於發現在石桌反面有圖岸,把它朝上,追月看清了,這個圖岸正是那本書,估計又是傳送陣。追月問大家是否願一起離開,村長遙頭,說這些人過慣了這種與人無爭的生活,不想出去了。人各有志,不能免強,也許這種生活才是許多人嚮往的。於是留了一些強身建體的丹丸,把書放到桌子對應的位置上,一道白光籠罩追月,將他帶離了這片淨土。
來到外面,仍然是海底,但不是入口處,四處一片柒黑,他祭出夜明珠照明,向海面上而去。依然是汪洋一片,晴空萬里,他取出向南,定好方向,奔海岸飛去。前者在龍宮,龍王告訴他,現在的東海由於人族的大量進入,紛爭不斷,極其不太平,因此他不敢耽擱,急急趕往臨海城,但還是晚了。由於人族大量捕殺海獸取膽,而且還波及到了龍族,連龍女都險些遇險。所以,整個海族聚集起來,圍了臨海城,討要說法,雖然沒有開戰,也劍拔弩張,想要進城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