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一筆買賣,只不過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正常的買賣,當然不會為程煜帶來任何積分,但是由於程煜提出的各種要求,使得副臺長找他的下屬以及財務部門進行了重新的核算,表示按照程煜的各項條件,他們只能給出兩千八百萬的節目購置費用。
程煜習慣性的說了一句:“臺長,您這減得有點兒太多了,一下子幹掉小一半啊。”
但其實程煜當時心裡並沒有太多反感,畢竟錢這種東西他其實並不太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系統任務能否儘早的完成。
於是乎那位副臺長就給程煜掰開來揉碎了的去計算,表示他們因為程煜的要求,原先那檔節目雖然獲得的廣告不算太多,但也有幾百萬的合同。好在是長期合作的夥伴,倒是不會造成違約,可這幾百萬收入算是打水漂了。
然後又是程煜的節目如果按照他們之前設計的,將會在五六月的時候上線,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招商,談廣告。
而由於程煜的條件限制,導致他們幾乎只能依靠自己那些合作多年的廣告夥伴,強行徵集一些廣告來。
這顯然對於電視臺也會有收入方面的損害。
綜合起來,副臺長說他們的損失其實超過了兩千五百萬,之所以給出兩千八百萬的報價,完全是因為看在程煜和小章的面子上,以及這檔節目他們還是頗為看好的前提上。
“我們其實已經讓步很大了,程少您也不能讓我們難做啊。”
程煜當即發揮自己摳神的本色,跟副臺長說:“你都說了,之前那檔節目有幾百萬的廣告收入對吧?”
對方點了點頭。
“而且既然是長期合作伙伴,對方又不會追究你們的責任,也就是說,這幾百萬不是損失了,而只是推遲了一段時間,等到你們原定的節目播出,還是可以拿到手的。又或者,反正是長期合作伙伴麼,你就給他們些福利。我這節目,總要比你們原先的節目收視率高吧?你問問他們願不願意以同樣的價格,在同樣的時間,上一檔更可能收視率高的節目唄?一來這幾百萬不用損失了,二來你們招商不足的問題也算是解決了一部分。至於後期你們自己臺裡的節目廣告,再重新招商好了。一來一去,這少說也能挽回大幾百萬的損失吧?”
副臺長呆住了,他沒想到,程煜居然能把賬這麼算。
於是他又離開了一會兒,找到財務和法務那邊商量了一番,覺得程煜這想法,雖然有耍無賴的嫌疑,但也算是有些道理。
回來之後,他表示給程煜湊個整,三千萬。
同時,也就提出了之後那個關於收視率破1,就追加節目購置費用的方案。
程煜當然是欣然同意,他們先簽下了關於這三千萬的合同。
這筆摳門成功的積分,是整數的七十點,程煜很簡單的就想到了,這是因為自己在這個節目上的投資佔比是百分之三十五,二百萬的漲幅,落在程煜頭上就是七十萬。
按照一萬元一點積分的演算法,七十點積分剛剛好。
但是另外兩筆積分,程煜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後來離開電視臺之後,程煜仔細的琢磨了一番,他估計,和小章一樣,這兩筆積分,要落在參與節目的其餘兩名嘉賓身上。
其實算起來,節目一共六個嘉賓。
小章能給出的唯一一次“無法衡量具體價值的額外進項”已經有了,就無法再重複計算。
而再除掉程煜本人,其餘四人,其實都是給程煜面子,才會加入到這個節目中來。
但為什麼會是兩筆,而不是四筆呢?
程煜很快也就想通了。
這節目落在徐婉婷自己身上,這是她們公司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更別說節目到現在這份上其實已經幫他們公司賺錢了。
所以,徐婉婷參與節目,並不能算作是給面子,她還是在為自己服務啊。
而秦曼沅,因為在寶安的時候,程煜已經成功的從她身上獲取了九十七點積分,自然不會再為程煜提供一次。
於是乎,木匠先生、帶鹽體先生各自給了程煜一筆積分。
就是這兩筆積分,一筆三十六點,一筆八十九點。
程煜簡單的判斷了一下,他估計三十六點來自於木匠先生,而八十九點的來自於帶鹽體先生。
因為木匠先生更多的是在給小章面子,當然,程煜自身也是有面子的,所以積分會少一些。
帶鹽體先生自然就是主要給程煜面子,小章的面子也起到少許的作用,於是這筆積分就幾乎達到九十點了。
最後一次積分的獲取,來自於程煜跟副臺長敲定最後的補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