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滿面微笑道:“長孫大人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對於稅率,我計算了很久,大家都知道,我算術很好,而且我家有很多生意,我是個徹徹底底的商人。”
李浩其實數學成績很差,但在這個時代,他就是學霸級的,現在他直接坦言自己就是個商人,群臣也無話可說,沒辦法,李浩不要臉,他們要啊。
只聽李浩繼續道:“所以我對生意這方面,還是頗有研究的,我定下的稅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商稅徵收方式分為兩種,分別是店面稅和商品稅,首先是店面稅,但凡擁有攤位,或者店面,都要繳納店面稅,按照店鋪或者攤位的面積大小繳稅,每平方尺每月一文錢。”
群臣立刻在心中開始計算起來,平方尺這個面積單位他們知道,就是邊長一尺的正方形,李浩早就在大唐推廣使用了,他們的店鋪最小的大概100平方尺,中等的大概300平方尺,大型商鋪,特別是酒樓客棧什麼的,面積能達到1000平方尺(100平方米)以上。
假如是1000平方尺的酒樓,每月就要繳納1000文的稅,也就是一貫,一年就是12貫,感覺好高。
殿內眾臣頓時議論紛紛,都認為這稅率太高了。
誰知李浩繼續道:“再說說商品稅,就是看店鋪是做什麼生意的,畢竟每個店鋪所出售的商品不同,利潤也就有差異,商品稅分一、二、三,四一共四個等級,四級商品稅就是在店面稅的基礎上再加三成,三級商品稅在店面稅的基礎上加五成,二級商品稅在店面稅的基礎上加一倍,一級商品稅在店面稅的基礎上加三倍。”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一級商品稅居然是將店面稅加三倍,這稅也太高了。
長孫無忌頓時冷哼:“哼,這樣高的稅率,虧你說得出口!你所謂的等級劃分,如何劃分,你說了算嗎?”
李浩冷笑道:“我怎麼說不出口,等級劃分也不是我說了算,而是戶部和皇上還有眾臣一起商討,不過,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商品利潤高,什麼商品利潤低,想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說到這個……呵呵……”長孫無忌拈鬚冷笑,“你家的生意,似乎利潤都不低嘛。”
“沒錯。”李浩點頭道,“如果戶部要將我家的那些生意都劃入一級稅率中,我沒任何意見,我會乖乖納稅,我家中準備了八十萬貫,隨時準備納稅。”
群臣聞言頓時懵逼,李浩這是在炫富嗎?在用錢砸人嗎?準備八十萬貫納稅,在場的許多官員家裡連一萬貫都拿不出來,就算李浩家的生意全都被劃入一級稅率,也不可能需要繳八十萬貫,這貨就是在炫富!
李浩一句帶頭繳稅,讓長孫無忌都不知道說什麼了,褚遂良眼珠一轉,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徵收商稅,會引起商賈不滿,很有可能會導致大量物品價格浮漲,進而激起民怨,所以還望陛下三思!”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聽到褚遂良這句話,群臣紛紛附議,這個突破點太給力了,大家紛紛點贊。
李世民聞言皺眉,轉頭望向李浩。
李浩淡笑道:“陛下,臣的提議並未說完,徵收商稅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希望陛下開設新的官署,名為物價局,遍佈大唐所有州縣,物價局的職責,就是專門掌控市場物價,允許商家根據當地和當時的情況合理漲價,設定物價上限,不允許亂漲價,否則物價局有權配合當地官府勒令查封店鋪以及商家所有生意。”
群臣聞言驚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褚遂良不服氣,咬牙道:“全國各州縣設立新的官署衙門,你知道多養活這些人,需要多少錢嗎?”
“我算過。”李浩雙眉一挑,道,“每年十萬貫足矣。”
褚遂良冷笑:“十萬貫,你知道十萬貫是多少嗎?”
“我當然知道。”李浩雲淡風輕道,“我李氏商業集團每年的稅款,應該超過十萬貫,大唐開徵商稅後,每年國庫收入將至少翻兩倍,養活這群人,真的不費吹灰之力。”
一聽說國庫收入翻兩倍,群臣再次震驚,李世民和李治則聽得雙眼放光,好啊,國庫至少翻兩倍,這是什麼概念!
只聽李浩又不緊不慢道:“目前農稅暫定減少一半,然而自從貞觀水稻出現後,大唐糧食產量已經呈倍翻升,即便農稅減少一半,每年農稅收入依舊不減反增,所以,國庫收入翻兩倍真的是很保守很保守的估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