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故為炎帝,號神農氏,也是伏羲之後的部落首領。
屍身復甦之處,便是姜水,李昱在此見到了炎帝的遺留,記載了他的經歷,也指向了一片特殊區域,稱洪荒古星環境大變,不得不離去,踏上星空古路,最後的目標,是一顆名為飛仙的星辰。
而在姜水下的遺蹟中,他還得到了一條晶瑩的枝椏,鮮綠欲滴,能有小兒手臂那麼粗,一丈多長,如綠瑪瑙雕琢而成,剔透生光。
據留言,這是榮成氏贈予炎帝的禮物,源自不死神藥人參果樹。
“恆宇大帝與虛空大帝的屍身通靈後,有過交匯···”
緊跟著,李昱將這些東西收起,又將炎帝去向的星圖烙印了下來,便向著姬水之所在趕去。
《國語·晉語四》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
姬水遺蹟內,同樣有黃帝的遺留,提及到了很多,因為神靈九重棺的原因,他復甦的較為完備,很多事物都在腦海內迴響,也銘刻下了關於北斗的一些事情。
“恆宇大帝是炎帝,虛空大帝是黃帝,他們對抗的蚩尤,不會是九黎皇朝創始者的屍身通靈吧?”
忽地,他又想到了傳說中的涿鹿之戰,蚩尤與炎黃二帝敵對,最終落敗,再聯想到古華與九黎,不由微妙了起來。
而將炎黃二帝離去時留下痕跡與記載整合,便完整闡述了洪荒古星衰落的根源,是人為,也與傳說中的九十九龍山有關。
九十九龍山,孕成仙希望,以一顆又一顆生命古星來孕育,所過之處,天地枯竭,靈氣乾涸,草木凋零,靈長類退化,萬物沒落,快速衰退,最嚴重時可能會讓一顆古星生機消失,帶來一場浩劫。
它的最後一站就是洪荒古星,所孕育的東西成型,被人取走了,而謀劃者即是帝尊,所孕育的便是傳說中的成仙鼎!其中也有源帝相助。
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中,九十九龍山反向溢位精氣,加上原本洪荒古星就並未乾枯徹底,反倒因此而又靈氣充沛,迎來一個巔峰期。
而後便是李昱在熒惑見證的神戰,成仙鼎於那一戰中損毀了,大概於二十幾萬年前,古天庭後裔羽化大帝橫渡而來,重新置於其誕生地內。
這個東西畢竟已毀,置於其誕生地也難以立時恢復,最終歷經二十萬年才有了起色,但同時也被地球諸強所感知到,預感大變降臨,想要阻止。
可欲要進其誕生地,需一副古圖,當年羽化神朝護送成仙鼎回來修復時,不小心失落在此,最後引發了一場滔天血戰,諸多古星域參與。
在那之後,天地逐漸凋零,大神通者不存,不過最後還是出現了幾個極為驚豔的人物,如榮成氏,葛洪葛玄,姜子牙,炎黃二帝,老子與釋迦摩尼等。
“成道逐仙,也造就了一場又一場的浩劫啊。”
李昱感嘆,洪荒古星也算是多災多難了,成仙鼎在這孕育出來,結果破碎了又被送回來修補,當真是不榨乾都不甘心。
在他看來,被逼走出洪荒古星的強者中,最為倒黴的莫過於準帝榮成氏,原本執掌不死神藥人參果樹,又有高階準帝修為,自然有證道之望。
結果運道不是很好,見過炎帝,觀過黃帝,知曉有這樣的人在這顆古星,他必然證道無望,一聲長嘆遠走他鄉。
然而,這只是倒黴的開始,他遊歷星空,在霸體祖星附近星域見到了鼎盛時期的帝主,那時的朱雀血裔還正值雄心壯志,可不是後世道心破碎的模樣,戰力自然恐怖。
兩人激烈大戰,浴血而狂,幾乎不分勝負,連兩大準帝器都打崩掉了,各自損毀,人參果樹大戰中遺落,榮成氏想去撿,結果大成霸體復甦,直接撈走了這株不死藥,駭得兩人掉頭就走。
經此一役,榮成氏算是平靜了一段時日,兵器也沒了,不死藥也沒了,徒子徒孫也在古星老死了,孑然一身,兩袖清風,便找向了飛仙星。
“算算時日,天璇神子也該前往崑崙了,今日也要乘人風帆了。”
李昱將炎黃二帝遺留了結,便循著氣機感應找向了崑崙古地,他沒有那副神圖,自然就只能跟著葉凡進去,不過他的目的是白虎不死藥,兩者也算是無甚關聯。
巍巍崑崙,壯闊浩大,橫貫六合,縱壓八荒,茫茫無邊。
他一路找尋了過來,等候了幾日便見到了天璇神子的身影,收斂氣機,緊貼著一同進入仙地中,來到了核心處。
九十九龍山近在眼前,這種地勢超出常理,雖號九十九,但實際上雙九之意都是虛,為極數,實則共有上萬座山峰,擁簇在一起,圍成一個山谷,每一座山峰都像是一個龍頭,混若天成。
每一張龍口都在向外吐精華,仙氣氤氳,蒸騰而起,凝聚谷中,說不出的神秘莫測。
“這可都是榨乾了星辰潛力造出的產物,非源術成道者不可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