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佑村因為更靠近官路,平地也要多一些,所以他們比以前的小葛村是要寬裕一點的。
但自從小葛村興起後,小佑村的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去了小葛村的造紙工坊幹活兒,雖然很辛苦,可也比種地好太多了。
所以柳銘淇一路走過來,看到的幾乎都是婦孺和老人。
天氣這麼寒冷,他們卻都還在做事。
嗯,對!
就是在修建大大的幾座豬圈。
五千頭豬放在一起飼養是絕對不行,如若得了豬瘟,全部一起完蛋。
分隔開來飼養,至少還能風險降低一些。
“這兩天我們就拿著銀子去收購小豬仔,只不過可能地方還要去遠一點。”譚子強道:“等到它們長大了,就可以開始配種,咱們自己從小豬仔開始養,不用花這個冤枉錢去買。”
“還是買吧!”
柳銘淇想也不想的否決了,“大家都能賺點錢,那才好。”
譚子強先是一愣,旋即才明白柳銘淇的意思。
他訕訕的笑道:“我之前還以為小葛村的人是浪費錢呢。”
頓了頓,譚子強豎起了大拇指:“小王爺,像是您這樣的商人,真是太少太少啦!能遇見您,真是我們的福氣!”
柳銘淇點點頭,“你們把事情做好,那才是大家的福氣。”
“您放心,我這兒都跟席管事說好了,再有兩三天的交接時間,我們村子裡的人就能都回來了。”譚子強道:“我們小佑村有六百四十一個人,比小葛村人還多,全部來照料貴豬,一定能做好!”
他們現在把柳銘淇養的豬叫做“貴豬”,也就和另外的賤肉豬給區分開來。
裕王府在小佑村的養豬模式和小葛村一樣。
搭建豬圈、餵養的豬食等等,都是裕王府出錢,小佑村出力。
另外每頭豬的飼養費用變成了二兩銀子,畢竟飼養的規模上去了,價格必然就會降低。
五千頭豬的飼養價格,是不可能和一百頭的初始階段相提並論的。
饒是如此,五千頭豬也要讓小佑村賺上一萬兩銀子。
更別說又不是一個人照顧一頭豬。
他們加起小孩和老人來,才不過六百四十一個人,平均算下來每個人差不多能拿十六兩銀子。
雖然這是半年的工錢,但尋常老百姓一個月哪裡能掙得了二三兩銀子的?
放在城裡,這也沒多少人能拿到啊!
這個時代的農民們都很淳樸。
拿多少錢就要幹多少的事兒。
昨天下午譚子強便已經給每家每戶下了動員令,告訴他們一定要把這筆生意做好,否則哪能對得起小王爺的厚愛?
在他的心中,最好是把小葛村比下去,這才顯得小佑村的能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