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順皺起了眉頭,不知道對方為什麼問他這樣的問題。
而且他一時間甚至抓不住陳華江問題的點,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
好半響,他才明白是經濟環境。
“很差,不出意外,接下來很多工廠都會倒閉。”
“而且,這裡跟北省那邊不同,那邊的廠子很多都有價值,我們這裡——”
說著,金三順搖了搖頭。
雖然北省那邊是國內工廠第一個破產的,但是緊接著起連鎖反應的卻恰恰是內陸小城市的廠房。
因為北省那邊屬於重工業基地,有全國的市場作為支撐,加上以前有很多盈餘,比一般小城市的廠子更能堅持。
他雖然沒有陳華江對後世的經驗,卻也能透過工廠間的對比看出問題的關鍵。
這話一說到是讓陳華江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因為對方說的恰恰是以後事情發展的趨勢。
北省的工廠倒閉在八十年代打響了第一槍,但一直堅持到九十年代才開始紛紛倒閉。
正是因為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底子厚,而且有國家的支援。
同樣的工廠,生產同樣的產品,北省往往是大廠,幾千人幾萬人,甚至十多萬人的大廠。
而在小城市一般都是小廠,幾百人上千人的工廠居多。
例如南明市塑膠廠,已經屬於不錯的廠子了,畢竟有一千多的工人。但是連生產塑膠製品的資格都沒有,是為北省星派塑膠廠提供原材料而存在廠子。
同為塑膠廠,南明市塑膠廠堅持的時間當然比不上星派塑膠廠。
“是啊,不出意外接下來幾個月很多工廠都會倒閉破產。”
“咋們都是南明市的人,總不能眼看著這座城市走向衰亡,總得做點什麼吧。”
“所以我打算貢獻出打火機的生產工藝,在其他廠子破產的時候,可以讓下崗工人很快的找到活幹。同時,也可以快速的佔領市場。”
陳華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想法自從郝建國辭職後,就一直在他的心裡繚繞,最後越發的堅定。
前世陳華江知道很多地方,都是一個產業的發展帶動一座城市。
有專門做眼鏡的,有做玩具的,做皮格的,做沙發的,很多很多。
其中打火機也是如此,後世華國產的打火機佔據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市場份額,而生產基地也只有幾個鎮的規模。
“什麼!?陳老闆,你——”
金三順震驚了,張大著嘴巴看著陳華江。
他萬萬沒有想到陳華江竟然是這樣的想法,竟然想要將到嘴的肥肉分享出去,僅僅是為了幫南明市的工廠渡過難關。
他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懷疑陳華江是不是在忽悠他,是在耍他。
因為這可是財富啊,任何產業只有獨家掌握才能賺到最大的利益。
不過看著陳華江淡漠的神情,他終於明白對方是真的這麼想的。
這讓金三順一時間心裡五味具雜,同時也不由的升起一股佩服之情。
換了他,他可不會這麼做。
“陳兄弟,我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