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之前聽過幾次這首歌,對這首歌還算有印象,不過她那時覺得要換成別人唱這首歌,這首歌肯定不好聽,是楊宗緯的嗓子救了這首歌。
然而,現在聽了這條熟悉的大叔嗓唱這首歌的副歌,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氣場撲面而來,居然比楊宗緯唱的還要讓人驚豔!
不用說,這肯定是黃國侖唱的!
黃國侖的歌聲讓趙靜憋住了尿,緊夾著腿,踮著小碎步跑來了咖啡廳正堂,來看黃國侖唱歌。
就見黃國侖正坐在鋼琴旁邊,抱著把吉他給館內的幾桌熟張客人彈唱這首《越過山丘》。
趙彥、白瑤、徐姐她們都在,唯獨缺了歡子那張大胖臉。
趙靜之前聽說歡子這晚會來湊熱鬧,但一直也沒見著她人,趙靜沒多問她幹嘛去了,總之少了這個佈道者,趙靜會覺得舒服很多。
此刻,咖啡廳裡所有人都被黃國侖與時光為伍的滄桑歌聲給感動了,特別認真的在聽黃國侖唱歌。
唱到間奏段,黃國侖給大家奉上了一段吉他Solo。
一抬頭,就見趙靜怔杵在走廊旁,穿著他的大號夾克,嘻嘻笑著朝他招手呢。
黃國侖微笑著和趙靜點了點頭,不停歇,繼續他《越過山丘》的生命之旅——
“越過山丘\遇見六十歲的我
拄著一根白手杖\在聽鳥兒歌唱
我問他幸福與否\他笑著擺了擺手
在他身邊圍繞著一群\當年流放歸來的朋友
……
他說你不必挽留\愛是一個人的等候
等到房頂開出了花\這裡就是天下
總有人幸福白頭\總有人哭著分手
無論相遇還是不相遇\都是獻給歲月的序曲
……”
如果說李宗盛的《山丘》講述的是人到中年,回望過去時光的感嘆和憂愁。
矮大緊的這首《越過山丘》則是表達出一種對青春年華的追憶,以及對未來歲月的探尋和希望。
歌詞意在打破時間的平衡,越過山丘分別“遇見”十九歲和六十歲的自己,得意有時,失落也有時,彼時受過的磨礪,會逐漸淡然,或許這就是對人生最好的領悟。
對於黃國侖來說,這是一首美好的歌。
就像他自己的人生,雖然充滿了遺憾,卻也擁有了無數珍貴的回憶。
有時候,人一生最好的表達,或許只是一首歌,輕輕的去唱,淡淡的印在心裡,然後慢慢的去遺忘。
無論是十九歲的憂愁和迷茫,亦或是六十歲的等待和微笑,一點一滴都是人生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