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忙道:“都行,都行,您做的我都愛吃。”
“馬屁精!”
姜淺予白了他一眼,轉身往房間走去,林軒趕緊補充道:“淺淺也愛吃。”
小妮子又回來踢了他一腳,然後氣呼呼地回了房間。
林軒看看走進廚房的後媽,再看看走回房間的小妮子,覺得去哪都不對——找小妮子肯定不行,找後媽……有點心虛。
他站在那愣了幾秒鐘,還是咬咬牙去了廚房,先探過去一個腦袋,小心翼翼地問道:“媽,有什麼要幫忙的沒?”
姜雅頭也不回地道:“有。”
林軒:“……”
他僵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後媽有要改變主意的意思,只好走進廚房,說道:“我們明天不是就要去外婆家了嘛,今晚就少弄點菜就好了,免得吃不完都得丟掉。”
姜雅道:“多吃點就好了,你把那個韭菜拿過來擇一下,在那邊放著呢。”
林軒應了一聲,把放在旁邊的韭菜拿過來,坐在旁邊開啟一根根地擇剝乾淨,問道:“您什麼時候去買的菜啊?”
“剛買回來沒多大會,你爸非要吃韭菜。”
“那他等下回來嗎?”
“說是回來,等下看吧。”
“要不給他打個電話?”
姜雅點點頭道:“那你讓淺淺給他打個電話問一下。”
林軒怎麼聽都覺得這話有些怪怪的,又不敢說出來,只好喊道:“淺淺,淺淺!媽讓你給爸打個電話,問他回不回來吃完飯。”
“知道啦!”
小妮子很快不耐煩地應了一聲,有過一會兒,客廳裡就傳來了她打電話的聲音,明明開著外放,在廚房都能聽到林義的大嗓門,說等下就回來,她掛了電話後還是又重複了一遍:“爸說他等下就回來。”
林軒看了眼姜雅,等了半晌,也沒見她有要應聲的意思,只好自己說道:“哦,好,知道了。”
姜雅點到即止,倒沒有再繼續為難林軒,在旁邊淋水和麵,林軒問道:“是要包餃子嗎?”
姜雅應了一聲,道:“明天去看你外婆,回來就直接去你爺爺那了,估計要過完年才能回來,咱們自家先吃頓餃子。”
林軒嗯嗯地點頭道:“應該的。”
姜雅接下來倒沒有再有什麼似含深意的舉動,隨口聊些榕城當地風俗,又問些林軒跟姜淺予在杭城的生活,很快把面和好,切韭菜,炒雞蛋,弄好餃子餡後,面也醒好了,林義回來,林軒就叫老爸過來幫忙。
林義的廚藝稱得上是很不錯——家裡四口人,三個人的廚藝其實都不錯——不過平常都是姜雅下廚,也都習慣了,今晚既然算是過年吃餃子,自然也過來幫忙的,把面和餃子餡都端到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包餃子,姜淺予也過來湊熱鬧,一家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姜雅顯然也很清楚林義的性子,所以並沒有急著把林軒和姜淺予的事情告訴他,吃了晚飯後,又催著收拾東西,第二天早上吃完飯,一家四口人外加一隻貓乘航班前往榕城。
跟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小妮子在飛機上所有心思基本都在呆呆身上,林軒倒是跟爸媽聊得頗為開心,也詢問了一些關於外婆家的訊息,姜淺予偶爾也插一兩句話,但總的來講好話不多。
她對外婆家的印象一直都說不上多好,這主要還是因為小時候那次不愉快的過年經歷,給她留下了很大的印象——當年還不滿十歲的她當著一大家子的面把年夜飯都給掀了,想不印象深都難。
不過她對榕城倒是印象不錯,主要原因在於那位民國奇女林徽因雖然生於杭州,可祖籍卻在榕城,介紹中也都是榕城人,她於是愛屋及烏,連帶著整座榕城都跟著沾光,不過可惜的是林軒記得小妮子曾經不止一次想要去尋找林徽因在這裡留下的足跡,卻成果甚微。
外公姜巘嘉有三子三女,姜雅排行第四,姐妹中行二,來接的人是二哥姜誠立,林軒對後媽孃家人印象不多,隱約記得老爸酒後曾說後媽孃家裡,也就只這二舅和大姨兩個算是厚道人,當然,出於對老爸眼光的考慮,林軒覺得還是自己觀察比較靠譜。
林軒他們落地時,姜誠立已經等了有些時間,這是林義跟姜雅的判斷,都說這是他的一貫風格,做事講究“預則立”,林義說這方面跟他很像,然後被另外三個人吐槽說“瞎積極”。
林軒對姜誠立的具體印象幾乎為零,不過見面後幾句寒暄,倒是對這個二舅印象還不錯,第一印象感覺很踏實,不張揚,開著一輛七座商務車,載四個人很寬敞。
從機場到外婆家一個小時的車程,途中又堵車,林軒他們落地時不到十一點,下車時已經十二點多。
這情林義和姜雅早有預料,也不止一次提起過,因而林軒跟姜淺予都有心理準備,不算意外,讓人意外,甚至是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是他們兩個人下車後,第一個看到的人居然是姜珞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