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闆稍胖,比起劉順來差了幾圈。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腦袋大脖子粗。
此刻,他旁若無人。
每當用筷子夾菜之前,他會緊緊盯著菜餚看。看菜的時間還比較長,期間眉頭會微微皺起。
看完菜餚色澤和賣相,他又端起菜,放在鼻子前細嗅。
第三步才是動筷。
每一筷子下去,只夾起一點。放入口中也不會立馬咀嚼,而是微微閉起眼睛,用舌尖慢慢體會菜餚的味道。
這是一位吃飯很有儀式感的人,美味的菜餚,色香味都要考慮進去。
也不知道劉順店裡的飯菜,合不合他的心意。
他磨蹭了很久,把桌上所有菜都按這個步驟進行一番。
放下筷子,他臉上的表情很複雜。
忽而站起身,兩步走到劉順跟前,盯著他:“你的食材哪裡來的?”
這個老總好奇怪,居然跟他打聽起了食材。劉順琢磨不透他的表情,笑著道:“朋友提供的。”
這是很明顯的推脫之語,虞十八也沒有追問:“你運氣有了,差點廚藝!再好的食材,用這麼粗劣的廚藝加工,終究也不是長久之計。祝你好運!”
說了句讓劉順摸不著頭腦的話,虞十八徑直離開。
他叫虞十八。
“十八”原本是他的江湖外號,是稱讚他“十八般廚藝,樣樣精通”。
後來他就把姓和外號結合了起來。
每次自報家門,直接就說自己叫“虞十八”。
久而久之,好多人都以為他的名字就叫這個。他的真名,反而沒幾個人記得。
虞十八從小在廚藝一道非常有天賦,恰好,他自己的興趣也在這上面。
從上小學開始,他就不斷努力鑽研廚藝。
天賦興趣加上努力,這就是成神最快的捷徑。
初中畢業後,虞十八就進入了廚藝界。以極快的速度,名噪一方。
後來受邀參加全國廚神爭霸賽,他的資質被當時已經是頂級廚神之一的“賽百味”看中,比賽後當場收徒。
這也是年事已高的賽百味,收的最後一個關門弟子。
賽百味給他的傳授毫不吝嗇,他距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差著一點歲月的積累。
自此,虞十八在廚藝界,聲名鵲起。
唐老太爺好吃,最看重味道。
唐家每年給唐老太爺過壽,虞十八就是主廚,從來沒有之一。
今年他本早早準備好了創新的菜品,誰料想,最後花落旁家,唐家跑到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偏遠小店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