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樹林裡,一隻紅蝸牛正優哉遊哉地在溼潤的草地上爬行,享受著屬於它的午後時光。它喜歡躲在厚實的殼裡,也喜歡把黏液佈滿每一個地方,尤其是人類的身體。每一個留下黏液的地方,都成了它的領地。可惜自己爬得太慢太慢了,要不然就可以將整個彩虹島佔為己有了。
頭上浮著一個氣泡、正在做白日夢的紅蝸牛,忽然感覺背上有點涼——它將觸角上又大又圓的眼睛扭向後面:那個保護它的結實蝸牛殼此時被一把鐵斧砸得粉碎,正在慢慢消失……那是……一個人類嗎……這是紅蝸牛最後的意識。
埃布林將鐵斧抬起來,扛在肩膀上。蘿拉蹲下去撿起這個空地上的最後一個紅蝸牛殼。
“三百五十六個。”蘿拉撿起來時,自己小聲地數道,然後微微笑著:每撿起來一個蝸牛殼,都使她很滿足。
“這樣再過不了三天,我們就能參加麥加的試煉了。”提斯走過來笑道。
“嗯,再去找紅蝸牛吧。”林覺曉道。
這是林覺曉來到彩虹島之後,第三天的下午。在埃布林的腿傷好後,冒險小隊就開始專心消滅紅蝸牛。僅僅半天多一點,就得到三百多個紅蝸牛殼,大家都興致盎然。
一行人繼續尋找紅蝸牛,正穿過一個狹窄的林間小道,忽然聽到前方一個女人的聲音叫道:“快來幫我打死這隻紅蝸牛!”
四人一驚。只聽“砰”的一聲響,傳來了什麼東西被打碎的聲音,那個女人的聲音又叫道:“鮑里斯,打得好!這該死的紅蝸牛居然想靠近我。”
“就應該像這樣消滅紅蝸牛,知道了嗎?二濤。”一個聲音略為尖細的男人說道。
“我知道了,大濤。”另一個聲音略為沉悶的男人說道。
這邊四個人面面相覷,顯然前方也有正在獵殺紅蝸牛的冒險家。提斯道:“出去看看。”於是一行人走了出去。
只見眼前有四個人站在空地上:一個身材不亞於埃布林的男人毛髮旺盛,身穿敞開的獸皮背心,露出胸膛上濃濃的胸毛。他和埃布林一樣,拿著一把鐵斧。身邊有一隻正在消失的紅蝸牛,看來他就是那位剛消滅紅蝸牛的鮑里斯。
一個紅頭髮的女人,濃妝豔抹,穿著黑色漁網襪,剛才叫喚著的人正是她。
而另外兩位,則一位高瘦,一位矮胖,都拿著一把短劍,顯然就是大濤和二濤了。只是不知大濤是誰,二濤又是誰。
鮑里斯在冒險小隊剛走出來的時候,就用他那對富有威懾力的眼睛盯著他們。而另外三位則發現鮑里斯的目光後,才扭頭看向四位冒險家。
“喲,還有別人呢。”那紅頭髮女人用畫著濃眼影的眼睛瞟了四人一眼,用一種媚豔聲音懶懶地說道。
“大濤,他們是誰?”矮矮胖胖的二濤問道。他的臉跟身體一樣肉呼呼的,眼睛又很小,看起來有點呆。
“他們當然是敵人,要小心提防。知道了嗎?二濤。”高高瘦瘦的大濤說道。
“我知道了,大濤。”二濤點了點胖下巴,說道。
那位鮑里斯走到四位冒險家的身前,伸出右手,用低沉渾厚的聲音道:“你們好,我是鮑里斯。”
“你好,我叫埃布林。”埃布林也伸出手,這兩個體型相當的男人的大手握在了一起。
林覺曉站在後面,看到鮑里斯和埃布林的身上都冒著淡淡的白光,並且都在向著右手凝聚。
“他們在試探對方的實力。”提斯悄悄說道,顯然他也注意到了。
這兩位暗自較量的人,都看著對方——在這種時候,如果哪一方實力不如對方,很可能就會在野外被搶奪戰利品。埃布林不斷加大力度和氣量,因為對方也在這麼做。而隨著力量的提升,他們誰都不能壓制誰。埃布林感覺得到:眼前這個人是一位強勁的對手。
但更吃驚的是鮑里斯——在來到彩虹島前,他已經練了三年的鬥氣,在彩虹島沒有遇到什麼怪物是他的對手。在這一堆新人中,他的實力無疑很強。沒想到,居然還有人能跟他不相上下。
不過,鮑里斯有著與他的外表不相符的沉著冷靜。他將這份驚訝藏了起來,表面不動聲色,慢慢減少力量,試探對方的意思。
埃布林見對方開始讓步,也漸漸撤掉鬥氣。然後兩人鬆開了手。鮑里斯用大拇指比了比背後的紅頭髮女人道:“她叫蕾妮。”又指了指杜克和狄克,道:“這是兄弟倆杜克和狄克,高的是哥哥大濤,矮的是弟弟二濤。”
“這是我妹妹蘿拉,還有林覺曉和提斯。”埃布林也介紹道。
鮑里斯點點頭,說道:“那我們先走了。”在討不了好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再跟對方進行多餘的交流。
“祝你們順利。”埃布林道。
鮑里斯一行人往一個方向走去。在快離開時,那個叫蕾妮的紅頭髮女人輕蔑地看了冒險小隊一眼,用那種故作嬌媚的聲音道:“鮑里斯,為什麼不殺了他們呢?”
“有本事的話就來試試吧。”提斯冷笑道。他的坦誠只給同伴和友善之人,面對非善類的人,他立刻展露出那帶刺的一面。這就是他提斯的處世原則。
“你說什麼?”蕾妮瞪著提斯怒道,那種淺顯的偽裝一下子就被打破。
“原來這女人不僅聲帶有問題,還是個聾子。”提斯笑道。三位同伴也很給面子地笑了笑。
“該死的……”蕾妮轉身就要向提斯走過來,但是一隻大手抓著她的手臂——鮑里斯拉住了她,搖搖頭,示意她不要起衝突。
“我的朋友心情不太好。”鮑里斯道。
“沒關係。”埃布林道。
“走了。”鮑里斯道,那四個人漸漸消失在蝸牛樹林之中。
蕾妮怒氣衝衝走在前面,穿著黑色尖頭皮鞋的腳重重地踏在地上,叫道:“我真不明白!鮑里斯,為什麼不殺他們?你的話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