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坐在石洞外山崖上的安小寒屏氣凝神,身體隱隱雲霧繚繞,籠罩著安小寒,讓少年變得有些神秘。
在仙山鶴下待了一年的安小寒,面色紅潤,精神飽滿,或許是待得久了,乍看上去似乎也能看出帶著那麼股子仙氣。
雖過著枯燥的生活,每日除了在山崖打坐修煉,便是到青山各處遊走,至於吃飯每天都由一個小小書童樣的孩子,提著個不大的食盒,來到山洞給他送飯。偶爾山餘也來此與他閒聊或解惑,山餘每次也不待多時就會離開,至於去哪了安小寒卻不知道。
有一次好奇偷偷跟著山餘走過一回,不想片刻後山餘消失不見,自己也迷了路。幸好碰到了來送晚飯的小書童,帶他回到了洞中。
那回他才知道這小書童是山餘從山下撿來的孩子,取名山杉,在安小寒沒來之前在山中就一直跟著山餘。
也從山杉處知道了山中除了他和山餘還有七個人住在此間。安小寒表示想要去看看,山杉卻搖頭沒有告訴他那七人的住處。安小寒無趣的嘆了口氣,又繼續修煉了起來。
時至今日已過一年,安小寒習慣了此處閒慢的日子,在山衫得知時日今日又是一年小寒,所以生出無限感慨,一年前自己還在無能為力的眼睜睜看著自己妹妹被抓走。
如今,從入洞看那本書後,一朝入道,可得修行,雖不說修為多麼深厚,但平常自保足以。想若是早能如此,何至於與妹妹失散,每每想及就極其痛心。
先前找尋妹妹的心雖說有些急切,但是安小寒和山餘也提過此事,可山餘一直讓安小寒不要過分著急。理由就是如果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就算以後找到了妹妹,又怎麼能保護得了妹妹。
安小寒細想之下也確實如此,就只能暫時放下念頭,專心修行起來。
崖上安小寒身形微微一震,雲霧退散,站起身來看著終年都滿眼青翠的山間,心想也不知今年的冬,可否如去年那般寒冷。
看了看時辰,想到不一會山衫便要送飯來了,就回到了洞中,準備休息下。
洞中比來時多了些物件,木桌木椅,水缸水瓢,反正一切應用之物盡有。
來到水缸邊,舀了一瓢清水飲下,凌冽的山泉水沁人心脾。
一本舊書安靜的躺在木桌上,書角有些捲起,顯然被翻閱過無數次了。
“小寒,出來吃飯了。”一聲溫和叫喊從洞外傳來。
安小寒放下水瓢,向外走去,看著終年如這青山般身著青袍的山餘,心裡默默想他是否換過衣衫。
“山大哥怎麼來了,山衫呢?”在山中待了將近一年,安小寒也沒之前那麼拘謹,對於山餘的稱呼也親了些,山餘對此也並沒有什麼異議。
“山衫有別的事情,今日正好我有事對你說,所以我來送飯,吃吧。”袖袍一揮,一張矮桌憑空出現,把食盒放在上邊。兩邊各自落下一個草墊,山餘坐了下去。
安小寒盤腿坐下,開啟食盒,自顧自的吃了起來,也沒有問山餘所說的事是什麼。
因為一年來他已經清楚,該告訴他的,山餘從不會藏著,至於什麼時候告訴自己,眼前那肯定之只有吃完了飯,才有下文,所以安小寒吃的有些快。
看著右手不斷蒯動,嘴角的米粒都顧不得舔下去,一味地進攻著手中的那碗米飯的安小寒,山餘眼神有些溫柔,有些期待,也有些不捨,但統統掩飾在最深處,臉上還是一貫平淡的微笑。
不多時,兩碗滿滿的米飯入了安小寒的口中,碟中小菜也掃蕩一空,僅留點菜湯。
“不錯,胃口還是一向的好。”山餘點點頭。
“嘿嘿,還算可以啦。”安小寒害羞的撓了撓頭。
“好了,說正事,你來此也有一年了,自從看了書後,一朝入道,你可知意味著什麼?”山餘正了正身子,一臉嚴肅道。
安小寒老實的搖了搖頭。
“天下修行,朝聞道夕死可矣。可知其意?”山餘再問。
安小寒還是搖頭,這樣的問題對於沒有讀過書的他來說,就意味著聽天書。
“也不怪你,畢竟你還是個孩子,不過如今你得以修行,我得提醒你一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激,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山餘轉頭看向滿山青翠,想著些什麼。
說完山餘笑道:“現在或許對你說這些,你還不懂,但以後總有機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