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聞達垂淚道:“屬下當時很害怕,連夜逃走,沒有想到找殿下保護。”
“好了,過去的事情就不提了,談談李相國的交易,我很感興趣。”
“是。”邵聞達從懷中取出一信,遞給朱楔道:“這是李相國的親筆信,請殿下過目。”
朱爽接過信,只見信封上寫著:‘兵部尚書、五軍大都督李維正至秦王殿下。’顯然寫這封信時李維正還沒有成為相國。
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邀他出兵,與河南的平安夾擊山西燕軍,作為報答,李維正保證在燕王滅亡後不削他的藩。
朱爽眉頭一皺,讓他出兵,他手上只剩下十萬大軍,如果在山西打沒了,他還有什麼依仗?遲疑一下,他吞吞吐吐道:“這個……能不能還有商量的餘地?”
“殿下,燕王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被盛庸牽制在山東,而北平的軍隊又要防止遼東軍出山海關,所以絕對不敢輕舉妄動,現在山西只有朱能的十萬軍隊,而且大部分都是晉王的降卒,軍心不平,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平安二十萬大軍從河南渡河北上,而殿下的軍隊從西面夾擊,這樣朱能必敗無疑,殿下就放心吧!”
這時,朱爽忽然見董世賢向自己施了一個眼色,他連忙道:“先生請稍坐,我去更衣就來。”
幾名侍妾扶著朱爽來到後面房間,董世賢從後面跟了進來,朱爽便問他道:“你有什麼話要告訴我?”
“殿下,這是一次和朝廷和解的機會,奴才擔心殿下拒絕,所以提醒殿下。”
朱爽嘆了口氣道:“其實我也知道是機會,可是擔心李維正讓我們打先鋒,消耗兵力,我就這點本錢了,如果沒了,我拿什麼保護自己。”
“殿下多慮了,其實殿下可以積極出兵,但消極作戰,聽說平安是個急性子,等他和朱能打得差不多了,然後殿下再去收停,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朱爽恍然大悟,“你說得對,我只要出八萬軍便可,駐紮在平陽府一帶,有任何風吹草動,我便立即返回關中,這樣就不會有什麼損失。”
說到這,他眉頭又一皺道:“只是我和李維正結仇極深,他真的會放過我嗎?我很擔心。”
“殿下,這件事可以問問邵先生,他畢竟是殿下的舊人。”
朱爽點點頭,又回到了內殿,他坐下來便道:“李相國的條件我同意了,我會按照他約定的時間出兵,不過我想私下問一問先生,李相國他真的會不計前嫌,放過我嗎?”
邵聞達微微笑道:“殿下請放心,於公於私,他都會放過殿下。”
朱爽精神一振,“此話怎講?”
“殿下,李維正現在已經是大明宰相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他應該有這個肚量,再者殿下雖然和他有舊怨,但也不是什麼血海深仇,說起來當年廣東之事還是殿下吃虧得多,他當然可以不計較。”
朱爽一想,此話說得也對,確實如此,自己和李維正並沒有什麼血海深仇,當年自己不少人還被他殺了,趙無忌、虞光清、譚雁翎等人都是死在他的手上,自己還因此被父皇一度削藩,應該是他李維正佔了大便宜,朱爽一顆心放下,又笑道:“那於私又怎麼說?”
邵聞達向兩邊侍女看了一眼,道“這件事我只能私下告訴殿下,不可讓旁人知曉。”
朱爽連忙把命侍妾退下,便問道:“先生請說!”
邵聞達壓低了聲音道:“我猜李維正是想另立新帝,但又怕朝廷和宗室強烈反對,所以他想找一個有資歷的藩王替他壓制住宗室的反對,而殿下是先帝長子,最符合他的條件,所以他才看中了殿下,這件事殿下心裡有數便可以了,切不可外傳!”
朱爽醒悟了,一定是這樣,自己還有可利用的價值,他李維正當然不會放過,朱楔心中頓時喜出望外,這樣一來,自己後半生的榮華富貴不就保住了嗎?
想到這裡,他欣然對邵聞達道:“先生仍念舊情,讓我感激不盡,請先生轉告李相國,我願意和他結盟,按時出兵山西,而且將來他的一切決策,我都會大力支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