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李維正為遼東都指揮僉事、昭勇將軍,兼任金州、復州、建州三衛指揮使,欽此!”
隨著宣旨官話音落下,李維正懸了半年的一顆心也終於落下了,他成功了,遼東,他終於要去建立自己的基業,此刻,他剋制住內心的強烈激動,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臣謝皇上龍恩!”
宣旨官將旨意遞給李維正笑道:“恭喜李將軍了。”
李維正連忙回禮道:“多謝大人專程來我府上宣旨,請大人進去喝茶。”
“不用了,我還要趕回去復旨。過幾天兵部的正式任命就會送來,請大人及時進宮謝恩。”
宣旨官說完,收拾了東西,便上馬回去了,李維正望著宣旨官遠去。他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跑去府內,迎面正遇見紫童出來,他上前一把抱住紫童,將她抱了起來,又在她臉上狠狠親了一下道:“你祝賀我吧!我終於成功了。”
紫童驚叫一聲,她見丈夫在眾目睽睽下非禮自己,旁邊還有丫鬟看著呢,她臉一紅,用力將他推開嗔道:“你瘋瘋癲癲地做什麼,穩重點好嗎?”
李維正憋了快一年的窩囊氣,終於在今天翻身了,他仰望著頭頂上的藍天白雲,忍不住縱聲大笑起來。
“聽說皇上聖旨到了,夫君遇到好事了嗎?”蘇童、倩倩和瑤姬一家人都走過來問道。
紫童最瞭解丈夫,她見丈夫的情緒一反常態,便抿嘴一笑道:“估計不只是升官這麼簡單,他心想事成了。”
李維正收起了笑意,他走上前對眾女道:“告訴你們吧!我即將前往遼東為官,這是我盼望了很久之事。倩倩去準備酒菜,今晚我們要好好慶祝一場,喝它個一醉方休。”
晚上紫童扶著半醉的丈夫進了自己的房內,今晚李維正輪到她的房內就寢,紫童也喝了幾杯酒,滿臉緋紅,她將丈夫扶坐在椅上,又忙著去給他倒了一杯醒酒茶,小心地扶住他的頭,給他喝了,李維正卻藉著酒興,一把摟住了她的腰,手在她的胸前用力揉捏。
“大郎,別這樣,門還開著呢!”紫童掙脫他的手,轉身去將門關了。她用手背冰了一下滾燙的臉頰,這才來到丈夫面前蹲下道:“大郎,先別鬧,我有話問你呢!”
李維正坐了起來,他其實也並沒有怎麼喝醉,喝了茶後,酒意也漸漸消了,他笑著問道:“你有什麼話要問我?”
“我想問你去遼東後,我們怎麼辦?是跟你去,還是留在京城?”
這才是紫童最關心的問題,丈夫在哪裡為官都沒關係,關鍵是要帶上她們,幾個女人剛才商議了一下,今晚一定要問問清楚。
要不要把妻妾們都帶上,這倒是個問題,李維正知道朝廷的規定是大將出徵,妻兒留在京中為質,以前他在威海衛因為官職卑小,不在這個範圍之內,但這次可就不同了,他升為遼東都指揮使僉事,並且手握金州、復州、建州三衛的軍隊,難道朝廷還能讓他帶家小去赴任嗎?
他沉吟一下便道:“這樣吧!我先單身去赴任,如果朝廷允許,我便將你們接到遼東,你看怎麼樣?”
“可如果朝廷不允許呢?非要我們留下來,那怎麼辦?”
李維正半天沒有說話,他其實知道。如果真不允許,一般是留妻子父母在京,而妾是可以隨同赴任的。也就是說,李維正的父母和紫童、蘇童都必須留下為質,而瑤姬可以隨他去遼東,另外倩倩也不受限制,當然,他懇請一下朱元璋,或許朱元璋會特准紫童去遼東,畢竟她只是次妻,沒有誥命在身,但李維正不想讓朱元璋生出半點疑心,尤其在他赴任之初,更要小心謹慎。
李維正嘆了一口氣便道:“如果真要留下,你和蘇童暫時住在臨淮老家去吧!那裡是中都,你們住在那裡應該無礙,當然,最好是我的家屬不受什麼限制。”
紫童深深地將頭埋在丈夫的懷中。想著從此要和丈夫分開了,淚水湧進了她的眼中,李維正見愛妻悲傷。便輕輕捧起她的臉,在她唇上親了親,安慰她道:“你放心,我們最多分開兩三年,我每年都會回來探親。平時有事回京,我也會來看你們,以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長著呢!”
“那你什麼時候走?”
“我儘量晚一點起身,多陪陪你們。”
說著,李維正將紫童扶起來笑道:“良宵苦短,我們進裡屋去吧!不要辜負了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
儘管李維正希望他不受留質家眷的限制,但朱元璋卻沒有忘記,就在李維正正式接受兵部任命的二天,朱元璋的補充旨意便下達了,封李維正的正妻葉蘇童為正三品誥命夫人,特加封其次妻葉紫童為正五品誥命夫人,誥命妻女可留於鄉中,這是朱元璋開恩的地方,李維正就是中都鳳陽臨淮縣人,準他的妻女可住在臨淮鄉中,也算是質留於京。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李維正告別了妻女,帶著十幾名親兵奔赴遼東,開始了他嶄新的人生旅程。
………………
金州衛,就是今天的大連一帶。復州衛則在北面,這兩個衛負責整個遼東半島的防衛,李維正兼領這兩個衛的指揮使之職,也就是說他將負責整個遼東半島的防禦,另外,他又是建州衛指揮使,這卻是為了進攻高麗的需要,如果李維正僅僅任遼東都指揮使僉事,那朱元璋也不會留他妻女在中都為質,關鍵就在他領了這三個有實權的軍衛,遼東都司轄區內並沒有什麼州縣官府,實行軍政一體化管理,李維正領金州、復州二衛指揮使,實際上他就控制了整個遼東半島,正是這個原因,朱元璋也唯恐他坐大,便留他的父母妻女在中都為質。
七月中旬的北方雖然陽光依舊明媚,但早晚已經有一絲涼意了,遼東半島上一望無際的森林開始現出了黃紅相間的顏色,黃色是樹葉的逐漸凋零,而樹上的漿果卻又燃上了火紅之色,一座座屯堡就坐落在山地和平原之間,在屯堡周圍則是大片麥田,麥子也已經快成熟,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麥浪翻滾,整個遼東大地沉浸在即將豐收的喜悅之中。
而靠近大海的地區則稍微溫暖一些,綠色也更加濃郁,和大明別的地方一樣,遼東同樣實行嚴格的海禁國策,民眾不得下海,漁民都轉為了農民,遼東半島東面的西大洋和西面的渤海內只有官船在海中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