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還有有人私下裡交易武器彈藥和幫忙出售搶掠來的物資,所以這些盜匪是一直存在。
而這些盜匪中有一部分就是被長崎國這位管家控制的,這個管家對外說自己叫川田忍但是他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德川家旺。
正是德川家的後裔,德川家旺正是德川家的家老之一,當初因為不再京都,所以那場大火得以逃脫。
當年吳大海的一場大火確實燒光了京都的德川家,但是德川家為了控制倭國各地還是指派了不少的家臣和家老到各地鎮守的。
尤其是叛軍叛亂嚴重的時候,各地的德川家人佔據德川家的一半,後來京都被燒了,德川家和倭國皇室都不再了,這幫人也大多隱姓埋名藏了起來。
大明六分倭國之後,各國之間忙著政權奪利,在大明的寬仁政策之下,並沒有追查他們這些人的下落。
這些年這幫人又慢慢的匯聚起來,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並且利用大明重用倭六國的機會,發展自己的武力,在倭六國之中逐漸又形成了不小的勢力。
朱慈烺雖然一直對倭國防備甚深,但是大明上下真的把倭國放在眼裡的沒有幾個,包括錦衣衛巡查制度也跟其他藩國相差不大。
大明境內的官員熟悉的錦衣衛做事辦法之後有了防備,倭國這些人有心防備自然也能躲過追查。
德川家旺走入密室,寫了幾個命令綁在信鴿腿上放飛。
自從朱慈烺重用信鴿傳訊之後,大明軍中普及,民間也迅速效仿,雖然後來有了有線電報,但電報也不能通往世界的各個角落不是。
所以現在不僅是大明關內,包括世界各地信鴿傳訊都是一種常見的傳訊手段。
故而德川家旺放飛幾隻信鴿,在新長崎港這樣的大城裡,絲毫沒有人覺得突兀,也沒有人會監視他們飛向那裡,就算想監視你也得追的上不是。
放飛了信鴿的德川家旺也在盤算,現在莫臥兒這邊各藩國的實力正是最虛弱的時候,他們恨不得把最後一個衛兵派往北非,好爭奪那裡的利益。
這對於他們德川家來說正是絕好的機會,先搞亂了藩國,然後在搞亂大明的莫臥兒,到時候不論是藩國還是大明主要精力都會集中到這邊。
畢竟整個對奧斯曼帝國的戰役,莫臥兒地區可謂是大後方的後勤基地了,除了武器彈藥之外的所有軍隊後勤幾乎都是從這裡提供。
而且莫臥兒地區在大明的經濟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明絕對不會允許這裡生亂。
但是大明一定想不到,自己攪亂這裡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給倭國那邊製造機會,這邊一亂,倭國那邊的兵力肯定會抽調過來吧?
就算不抽調,大明繼續從關內增兵,那麼關內的兵力少了,等倭國那邊起事,大明就沒有更多的兵力派遣了。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