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的訊息送出去了,蘇伊士運河戰區的戰鬥還在繼續,波斯灣那邊,火車飛速前進,一路上路過某個車站偶爾一趟軍列停下然後派人控制車站。
對於大明來說,能夠在鐵路沿線建立車站的奧斯曼帝國城市,都有進攻價值,不是戰略要地就是商業發達人口眾多。
而有車站的地方都有大明的工匠營地,順利的解救這些工匠也是大明軍隊的工作之一。
一路上看著疾馳的火車,很多奧斯曼的軍隊都是蒙圈的,想要派人去報信,可是馬匹還沒有火車跑的快,感覺這不是去報信,更像是去看笑話的。
也不是沒有人試圖破壞鐵路阻止大明進軍,大明這邊也防著他們,留在各車站的兵力就是幹這個的,自己老巢都快沒有了還關心鐵路?
不過可惜大明第一批登陸的軍隊並不多,這一路留下的兵力也不多,主要是解決工地牽制各城敵人保護鐵路線的。
下一步的作戰要等後續部隊到了才行。
大明的京城裡,朱慈烺才收到大明已經佔據蘇伊士運河紅海入口堡壘群四個外圍堡壘的訊息。
這已經讓朱慈烺樂了半天了,至於後面的戰況,只能等著了。
正月二十日,一早,朱慈烺帶著太子朝著京城南郊而去,京城南部南海子以東,有一個飛艇基地,也是空軍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空軍基東面還有一個大院子,那裡也有四面高牆圍著,上面掛的牌子是皇家科學院飛行器研究院。
在普通人看來,飛行器不就是飛艇和熱氣球麼?其實並不是,這裡研究的正是大明的飛機。
因為空軍的催促,朱慈烺決定年後帶著太子來這裡看看,一個是關心一下研究的進度,另一個就是帶著太子來見見世面。
路上太子好奇的看著路邊的景色:“父皇,我們這是要去看馬球還是打馬球?”
朱慈烺神秘的一笑:“都不是,這次咱們去看一項高科技,也是大明的未來。”
太子哦了一聲,心中滿是期待,路上無事,朱慈烺問道:“最近都學了什麼?”
太子回頭:“我們正月十六剛開學,這四天主要就是複習去年的知識,還有一些從新分班分組的事情。”
朱慈烺眉頭一皺:“分班?你上了半個學期分什麼班?”
太子解釋了一下:“因為我們這邊學區裡突然轉來很多新同學,聽說都是藩國那邊過來的新公民。
老師說為了讓新公民儘快適應大明的教學進度,所以就把一部分新生安排到各班級的成績好的同學身邊,有些班級來了一部分人又走了一部分人不就相當於分班了麼。”
朱慈烺這才想起,因為自己允許公民擔保讓自己的非公民親屬進入關內,又減化了公民入籍條件,所以年後確實有一大波新移民過來。
小學教育階段,大明現在也不藏著掖著了,主要是這種關內普遍都是學校的教育環境,對方想要獲得大明的教材和教書方法簡直太簡單了。
當然也是因為大明的科技發展,大學裡面的知識多了起來,這些基礎的知識已經沒有那麼高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