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奧斯曼帝國也不是吃素的,明知道沙俄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優勢,那就只有提出一個沙俄無法拒絕的條件。
根據錦衣衛的刺探,奧斯曼帝國為了停戰,重新劃定邊界,甚至願意放棄黑海北部,並且允許沙俄的所有船隻暢通黑海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等,甚至包括軍艦。
這個對於沙俄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沙俄想要的是什麼?就是一個暢通的出海口,現在有一個不用打仗就能獲得的出海口放在沙俄面前。
這遠比戰爭的勝負更重要,也更有意義。
雙方有休戰的可能對於大明來說可不是好訊息,開春還打就是好訊息,要是就此簽署和平協議,那對大明就是壞訊息。
所以阻止雙方達成協議,成為軍事情報部現在最重要的事情。
而且比起這份協議,朱慈烺更擔心的是奧斯曼帝國這樣接連出擊,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如果大明的計劃洩露,那麼這一戰的準備就付諸東流了。
軍事情報部現在還沒有收到上層的訊息,當初那個副相現在也退休去鐵路工地任職去了。
正琢磨著呢,奧斯曼那邊又傳來訊息,他們又派出使團前往大明,打算跟大明簽署新的合作協議。
朱慈烺這就迷糊了,外交官四處出擊,甚至打了一半的仗都不打了,這件事蹊蹺啊。
大明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一旦確認訊息洩露,那麼整個戰役提前開始!
當然朱慈烺是等不到從這個所謂的使團探口風了,戰場瞬息萬變,誰有功夫等他一個月。
奧斯曼這邊,為了取得有用的情報,軍事情報部啟用了十多年埋藏的暗線,這些人可都是當初楊嗣昌來友好交流的時候埋下的。
這些年這批人有的已經身居奧斯曼中層,有的已經進入各權貴府邸做了數年的下人,有的則進了皇宮在內院做事。
反正戰爭一起,這些暗線都要啟用,為了探聽清楚這次意外的原因,軍事情報部乾脆提前啟用了情報系統。
臘月十六日,奧斯曼帝國那邊終於傳來重要情報,之所以奧斯曼最近外交活動頻繁,甚至不惜停戰。
正是因為其發生了宮廷政變。
一直以來,奧斯曼帝國因為皇帝年幼,所以國中大權都在太后手中把持。
然而隨著他們的皇帝日漸成長,朝堂和民間還政於皇帝的呼聲越來越高。
最後因為奧斯曼帝國和沙俄的戰爭,導致奧斯曼帝國這邊忠於太后的不少軍隊被調往了前線。
這讓皇黨覺得是一個機會,所以暗暗組織人手打算政變奪權。
只可惜訊息洩露,太后有所警覺,為了鞏固自己權力,太后不惜停戰,然後跟安撫各國。
朱慈烺聽完彙報怎麼覺得這個太后跟慈禧和光緒似的?
不過這對大明來說可不是什麼好訊息,奧斯曼大機率是不打算打下去了,那大明還怎麼坐收漁利?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