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伯溫的話成功說服了大多數人,沒錯,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以幹成很多事情,也可能什麼都幹不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只是給錢,那怎麼確定大明的錢被用在他該用的地方?
王棟樑舉手示意了一下:“也許我們不用直接出錢,歐羅巴地區現在正在進行戰後恢復,如果大明在德意志和義大利進行大筆投資,然後幫助他們進行工業化改革。
那麼大明可能不需要花錢還能掙錢就完成了自己的計劃。
當然這個工業化必須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自己的蒸汽機送給對方。不過我發現,在德意志的魯爾地區有一個優質的煤礦,而在洛林地區又有鐵礦,這裡基本上具備形成煤鐵聯合體的基礎。
大明只需要在這裡投入一筆錢,然後給德意志提供源源不斷的鋼鐵和煤炭,那麼德意志人就能自己生產槍炮了。
而如果他們不聽話,大明抽中資金停工停產就是了,這對大明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投資。”
李若璉站起來:“我認為整個德意志值得扶持的就是這個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這個公國是在當初條頓騎士團前身的基礎上建立的。
勃蘭登堡普魯士又是德意志地區國家中面積和實力比較大的一個。”
朱慈烺有些意外,這些人可以啊,基本上已經把德意志以後的發展路線裡的關鍵點都找到了。
王佐有些意外也覺得理所當然,這些人能透過他的計劃短時間內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這確實不是參謀部能做到。
參謀部能做的只能是戰爭推演,而智囊團是能給出整個從政局、經濟、路線、後勤等方方面的建議。
大家在一起討論之後,朱慈烺的整個路線就清晰了,既然無法避免那麼就朝著自己能控制的方向發展似乎也不錯。
關鍵就是要卡準時間點,當歐羅巴大陸真的鬧起來的時候,正是大明收拾奧斯曼的絕佳時機。
討論完成,這些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孫傳庭想了半天再次求見朱慈烺:“陛下,臣覺得內閣應該更多的參與大明新領土的管理。
聽說陛下已經打算出手一部分墾殖公司股份,那麼墾殖公司以後的管理也就逐漸了脫離了軍部和皇明商號體系。
如果內閣不早點介入,臣覺得這不是大明之福。
從目前得到的訊息來看,有不少墾殖公司的高層都存在違法,貪汙,甚至一言堂搞私人王國的情況。
他們缺乏對大明律的敬畏,缺乏法律的約束,時間久了,這必然導致其無法無天。”
朱慈烺敲著桌子:“這次出售股份完全是因為購買糧食穩定糧價的需要,至於你擔心的事情,朕自然有考慮。
內閣提出過對墾殖公司的城鎮化改造,這是一個複雜的事情,如果你完全取消,那麼一些偏遠地區的墾殖公司必然面臨人口流失。
那麼大明空有這麼多領土確得不到開發,那豈不是又成為大明的負擔?
所以墾殖公司不能作為普通的城鎮看待,也不能簡單的城鎮化改造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