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雖然倭國戰敗了,但是在倭國看來,大明並沒有討到便宜,反而比倭國損失還大,這樣的大明怎麼能讓他們尊重?
所以在倭國設立理藩院,除了需要出色的文治能力,還需要一定的軍事素養。
李九華這個進士出身,又知兵的知縣被啟用。
魏平安自從那次爭權事件之後,一直被朱慈烺不喜,朱慈烺可不希望自己身邊再出一個魏忠賢。
特別是他的年齡小,很多事情都不能親力親為,這就使得對手下的控制尤為重要。
所以魏平安不能姑息!
幸虧朱慈烺實在無人可用,山西漢奸晉商被抓之後,魏平安負責處理山西事物。
這次做事還算用心,朱慈烺才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擔任皇明商號駐倭國大使。
李讓就是當初趙安東手下的那個李讓,他很幸運的活了下來,並且再次進入講武堂學習更高深的軍事技術。
上次培訓,那是百戶級的課程,這次學習的則是千戶級,這確實要大用了!
選定駐倭國武官的時候,朱慈烺看到了這個曾經在演武中找鞋子計程車卒,調出資料一看,他沒有想到當初的一個小兵短短兩年時間就成長到了這個地步。
所以朱慈烺就定下他為駐日新軍指揮使,而恰巧選兵的時候,曾經作為張獻忠部降兵的李定國成績優異,被李讓選為親兵。
這才有了這次四人同處一個船艙喝酒的事情。
李九華夾起一塊黴豆腐放進嘴裡:“嗯,不錯,有五分家鄉風味,謝謝李親衛了,有心了。”
李定國連忙客氣:“小的也是聽您偶爾提前想念家鄉的小菜,問了江西計程車卒,讓廚子做出來的,”
李讓得意的說道:“我這個親衛做事穩妥,有勇有謀,當真是一塊良才,等下次考評我準備推薦他去講武堂深造一番,你們可要幫我署名評優啊!”
李九華哈哈一笑:“小事!小事!”
李定國連忙拱手:“謝李指揮使抬愛,謝李院長幫襯。”
客套過後,李九華問道:“這次不知道李指揮使讓我倆過來有何事要商量?”
李讓放下酒杯看了一眼魏平安:“魏公公,是您說還是我說?”
魏平安翹起嘴角:“咱家這次就是來做生意的,太子殿下交代了,軍事民政的事情咱家不許插手,你還是自己說吧!”
李讓拱拱手:“魏公公您客氣,這裡面就您離太子最近,太子殿下的想法也就您最清楚,我們全指望您提攜指導才不至於犯錯。”
李九華倒是沒有說什麼,他不會跟李讓一樣去捧魏平安的臭腳,大家雖然在一起做事,但是他畢竟是進士出身,有文人風骨的!
李讓嘆口氣:“還不是因為倭國這個島原之亂,我心裡不知道該怎麼處置,所以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