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打著各自的算盤互不相讓,多爾袞和代善倒是沒有什麼。
但是天天吵架之下,這皇太極的血壓就有點控制不住了,特別是上次從大淩河逃回那次事件之後!
倒不是說皇太極那麼慫,一溜煙的逃,實在是半夜驚起,加上劇烈運動,導致他有些眩暈。
加上身體肥胖,逃跑過程中把馬累死了,摔下嗎昏迷了!
所以建奴才會退的那麼堅決。
從那以後皇太極就感覺每況愈下,只要一劇烈運動他鼻衄的老毛病就發作,然後就劇烈的頭疼手腳抽筋。
多爾袞和代善知道這個訊息之後,吵的那是更起勁了!
接著二月之後,傳回訊息,大明似乎要罷戰,搞什麼軍事改革,且不說軍事改革之後怎麼樣,至少改革期間不會大規模進攻了。
那還等什麼!大家坐下來耐心的吵架吧!
所以幾個月也沒有個結論,反正皇太極不看到大明進攻他是不會離開瀋陽的,就算想離開他身體也撐不住。
至於撤下尊號,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因為很顯然要是和談,那就不止降下尊號這麼簡單了。
估計大明肯定要收回瀋陽,甚至赫圖那拉能不能保得住都不一定。
那還不如不降尊號,那至少回到山林裡他還是個皇帝不是,就算是山溝裡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所以都拖著唄,拖著的同時,三方都在補充自己的實力,皇太極從科爾沁和其餘蒙古部補充。
同時他還跟多爾袞爭奪著大清內漢人百姓還有其餘民族百姓資源。
大清境內百姓換了幾茬了,當年野豬皮殺,殺完發現沒有人種地又去搶,到了皇太極上位之後更是把搶掠人口作為入關的要事來辦!
而兩次徵高麗更是從高麗劫掠了近百萬人口,所以當建奴本身數量不足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打這些人的主意了。
特別是多爾袞從大明帶回了新式火槍,皇太極和多爾袞對於人口的爭奪從兵員到鐵匠,從鐵匠到礦工。
總之只要是能增加實力的他們都掙一掙。
而代善沒有那個本事了,一直以來他看不起漢人,所以在漢人之中沒有啥人緣,而且他現在最缺的是騎兵!
特別是鑲紅旗,那是騎兵一個都沒有了,趁著春暖花開,他讓杜度帶著鑲紅旗北上,北面還有很多生女真部落,春天他們一定會南下尋找獵物草場。
這都是優秀的兵員,一個生女真絕對抵得上三個漢人,甚至更多!當然北方不止有生女真,不是還有不少蒙古部落麼!
到時候一起抓回來就是,反正被發現了皇太極也不能怎麼樣。
於是乎建奴的兵力再一次恢復,從不足四萬人再次緩慢恢復到近六萬。
當然這兵員素質比起以前就差了很多了。
原本八旗騎兵步兵各半,個個都是英勇善戰的勇士,現在確是有不少沒有馬身高的稚童還有花白鬍子爬不上嗎的老爺爺扛著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