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擔心的問道:“你覺得高麗人能在鴨綠江檔住幾天?能擋住三天麼?”
朱慈烺微微一笑:“完全沒有問題,參謀部的安排是按照最壞的情況來預算的。
即使高麗人什麼都不做,鑿沉了所有船隻,沒有渡船的情況下,建奴想要渡過鴨綠江,那至少也要三天的時間。
更何況還有義州城,在怎麼廢物,建奴從攻打到佔領也要一天的時間吧!所以三天完全沒有問題。”
崇禎思考了一下就明白了:“也就是說,參謀部是打算全靠天險來阻擋建奴,對於高麗的軍隊一點信心都沒有?”
朱慈烺呵呵一笑:“沒啥信心,只希望他們別送菜就行了,現在最擔心的情況是建奴分兵,到時候防禦的壓力就大了。”
崇禎沉默了一下子:“要是分兵,那高麗就危險了。”
朱慈烺安慰道:“情況也不是特別糟,至少過鐵山之前,建奴是不會分兵的,只要在鐵山在撐三五日,那麼高麗糧食就收完了,就可以好好跟建奴打一場了。”
崇禎搖搖頭:“你不用騙我,高麗氣候寒冷,夏糧收穫收成反而不如秋糧多,要是建奴一直在高麗,那高麗的秋糧就種不下去了,到了冬天高麗可是要鬧饑荒的!
特別是按照參謀部的規劃,這一戰就是三個月,到時候高麗那邊補種都來不及。”
朱慈烺真的沒有想到崇禎能看到這一層,意外的看了一眼崇禎:“父皇說的是,但是這都是不可避免的,高麗人饑荒總好過大明饑荒。
高麗百姓餓死,總好過大明百姓餓死。”
崇禎無奈的搖搖頭:“你還是多想想辦法,到時候多備糧食,助高麗渡過災荒再說吧!
你要的是一個能給大明對付建奴提供支援的高麗,而不是國內動亂風雨飄搖的高麗。
高麗的穩定對大明是有好處的,而且要是高麗人跟著大明反而生活不下去,這對大明的形象也是有損害的!”
朱慈烺拱拱手:“父皇教訓的是,不過也有好訊息,今年倭國糧食會豐收,兒臣已經命人從倭國和南越占城等地購糧,到時候應該能助高麗渡過饑荒。
而且以建奴的行軍路線,對於高麗產糧地區的禍害主要集中在西海岸三分之一地區,高麗糧食危機並沒有多嚴重。
按照作戰計劃,建奴最南只到漢城,在漢城附近逗留這段時間,高麗北方還是來得及補種一部分糧食的。”
崇禎總覺得朱慈烺對於高麗人並不喜歡,準確的說是對異族都不怎麼喜歡。
崇禎忍不住說道:“皇兒你要記住,你是大明的皇帝,是大明萬民的皇帝,這億萬生民裡不僅有漢人,還有其他各族百姓。
他們都尊天子,為天子子民,你怎可不一視同仁!”
朱慈烺意外的看著崇禎:“父皇,兒臣對於大明內的民族一向一視同仁啊!”
崇禎卡在那裡,是啊,大明之內跟大明之外不一樣,想了一會才清醒過來:“大明之外,那些屬國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你要一樣的愛惜才行!”
朱慈烺抬頭問道:“那他們交稅了麼?對大明有什麼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