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的話音剛落,阿龍心中便有了答案,幾乎脫口而出道:“蒲文斌!”
阿龍:“東哥,我覺得蒲文斌不錯,如果要找人接替我的位置,我就選他。”
陳東點了點頭,蒲文斌他還有點印象,龍騰外貿一部的一個主管。
蔣飛:“東哥,我這邊的話,推薦張偉,這段時間一直是他在跟著我跑,對這塊業務已經十分熟悉了。”
張偉,是蔣飛管理龍騰外貿後,新聘任的經理,專門負責和阿龍這邊的對接工作,以及和經銷商之間的聯絡。
陳東點點頭,沒在這事上浪費時間,說道:“既然你們的人選都選好了,這幾天就抓緊時間,做好交接工作。”
“另外,阿虎那邊也一樣,這次過去後,讓他也騰出手來。”
接下來,陳東將自己大致想法說了一遍。
主要是酒店,房地產的佈局。
陳東:“和毛子國貿易的事,不是什麼長久之事,隨著國內過去的倒爺越來越多,這塊的生意也會越來越難做。”
這點倒不是陳東說瞎話。
之所以和毛子國的跨國貿易有這麼大的利潤,關鍵在於搶佔了先機。
90年去毛子國的倒爺還不算多,貿易的這塊蛋糕也足夠大。
直到罐頭換飛機事件被登上了報紙,“倒爺”這份特殊的職業,才出現在老百姓的眼裡。
但是分蛋糕的人一旦多了,勢必會造成內部人的鬥爭。
降價促銷,又不是沒有過。
另外,毛子國的人也不是傻子。
他們缺日常用品,輕工業品這些不假,可畢竟只有那點家底,還能讓倒爺一直倒買倒賣不成?
加大監管也就成了必然,關稅,交易稅等等。
到了那時候,兩國貿易賺的那點錢,大部分利潤都進了毛子國某些大人物手裡。
能留在自己手中的錢還真不多。
k3國際列車慘案,足以說明問題。
這些悍匪之所以鋌而走險,何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飛哥!”
陳東看向蔣飛,說道:“繼續加大招收員工,員工的待遇,咱們也不要吝嗇,比當地職工平均工資高上一線,我就不信,沒有人願意過來給咱們工作。”
說到這裡,陳東忽然想起了什麼。
也就在這一兩年,會出現下崗潮。
下海經商,外出打工,到處都是人,整個一個江湖。
人是不缺了,只是這些人良莠不齊,想要選到優秀的人才,無異於大浪淘沙。
蔣飛點了點頭:“東哥,這個簡單,只要錢給到位,就不怕沒人過來給咱們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