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西凰帝國疆土西方的十萬裡大山,便是一片不知連線至何處的汪洋大海,而在離這片大海的海岸線不遠處處卻是有一座巍峨雄壯的海島屹立其中。
而這座海島又與一般海島有幾分不同,首先是它的四周皆是礁石崖壁,並沒有可以供漁船登陸的沙灘,其次則是它長年四季都被海上聚攏起的雲霧所包裹著……周圍漁民一般用肉眼所能看到的地方,只有這座海島的本身以及海島外表所氤氳著的那團團雲霧,至於在那雲霧深處究竟是怎樣的一幅風景,他們卻是始終難得一見。
不過據傳,也曾有一些膽大的漁民對這座被雲霧籠罩著的海島生出過好奇之心,他們甚至還組成過探險隊伍,想要強行登島對這座海島一探究竟,只是每當他們的漁船快要靠近這座海島之時,原本還是風平浪靜的海面上便會突然變得風起浪湧,直接吹的這些想要靠近海島的漁船搖搖欲墜,而當他們駕駛漁船遠離這座海島之後,剛剛還是波濤洶湧的海面卻瞬間變得風平浪靜起來。
而這一奇異景象也是徹底驚嚇住了這些漁民,使得他們不敢再對這座被雲霧籠罩的海島生出窺探之心,甚至在久而久之後,附近漁民更是將這座海島奉為他們心中的聖地,在每次出海之前都會自發地備好貢品投入在這座海島周圍,好祈求他們在出海時能夠平平安安滿載而歸……而在這些漁民的口中,這座海島也有了一個極為好聽的名字,叫作“神仙島”,因為他們堅信這座海島上面居住有神仙。
當然,“神仙島”也只是這些不懂修行的普通漁民口中的叫法,在那些修行者的口中,它有著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喚作“雲深不知處”。而在雲深不知處裡自然葉是沒有神仙的,有的只是一座名為“菩提寺”的寺廟,以及寺廟裡居住著的一群大和尚。
只不過,知道這個事情真相的人其實也並不多,因為一般修行者也只是知曉菩提寺,以及聽說過雲深不知處這幾個字,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正知曉這裡就是不可知之地菩提寺所在地的,恐怕也就只有與它年代同為久遠的玄天觀、白鹿洞等一些老牌修行宗門了。
海島從外邊來看似是被雲霧完全籠罩,實則這些雲霧也只是氤氳在海島的外表,整座海島上面卻是雲淡風高,一切景物皆可清晰呈現。
在這海島上有數十間用柳木搭建起來的古閣,而在這數十間古閣環繞的正中心還有一座不知是什麼材質所築建的白色石塔。
此時,古閣與白塔都坦露在清湛的陽光之下,白塔上面的每一條石縫,古閣柱子上每一道木紋在陽光下都顯得是那樣清晰。
而在這白塔下面的露地上,正端坐著一大群穿著白色僧衣的和尚。
這群和尚有老有少、有胖有瘦,坐在白塔正下方的是一個長著兩條長長白眉毛、長長耳垂的老和尚,他的那兩條白眉毛竟是已經垂至了下巴處,耳垂也是較一般人要長上許多……而其它那些和尚則是面全部面朝著這名老和尚而坐。
這一幕,看起來就好像是和尚們之間正在講經頌佛一般。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和尚們之間並非在講經頌佛,而是在討論世俗之事。
這討論的內容便是,菩提寺究竟要不要與白鹿洞和玄天觀一樣入塵世、公然揚佛?
從大幽末年動’亂開始直至今日,不可知之地早已逐漸變得為世人所知,先有白鹿洞入塵世創立白鹿書院助秦鹿姬氏逐鹿天下、青蟬宗入塵氏輔佐西晉一脈……後又有玄天觀入塵世在南燕創立南燕神殿……而眼下,真正意義上的不可知之地,也就只剩下他們這菩提寺,以及幾百年前從菩提寺分裂出去的浮屠寺。
不過,這兩寺至今為止保持這般景象的其間原因卻是各不相同。
菩提寺的這群大和尚們也許是真的淡泊名利,將身心全放在侍奉佛祖鑽研佛法上面無意入得塵世……而浮屠寺則純粹是想入塵世而不得入,畢竟一個破除五戒引人向惡的和尚宗門,除了那些本身便已窮兇極惡墮入邪道,又哪裡會有正常人去信奉他們呢?
而眼下,西凰國國君澹臺玄也已曾多次派人來菩提寺,許諾願為其在西凰境內立廟塑佛、宣揚佛法,只求菩提寺能夠走入塵世坐鎮鳳凰書院,甚至他還應允如憑若菩提寺答應,將直將鳳凰書院裡的“鳳凰”二字改為“菩提”……而澹臺玄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倒也並非是他真的信奉佛門,而是出於政治需要。
如今,雖說是迫於魔族壓力三國鼎足而立和平共處,但澹臺玄知曉,這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便是他們西凰國,一旦待到它日魔族危機解除的話,三國之間必然會再起戰爭,而到了那時,實力最弱的西凰必然會最先滅亡,所以他才要趁著這會兒三國和平相處的時候,盡最大努力來擴充西凰國的實力。
只是實力卻又分在兩處,一者在於世俗,一者則也在於修行界。
世俗勢力倒還好說,澹臺玄有把握透過自己的勵精圖治而追平這些,縮小與其他兩國之間的差距,然而這修行界中的力量卻是並非是他透過勵精圖治便能彌補的。
眼下,秦鹿有白鹿洞,南燕有玄天觀,卻唯獨他們西凰國缺少一真正可以與白鹿洞和玄天觀所抗衡的修行勢力。他雖然號召西凰國內的修行者們組織起來創立了鳳凰書院,但他知曉,這鳳凰書院的影響力也只能等同於玄天觀建立的南燕神殿、白鹿洞底下的白鹿書院,在比起玄天觀與白鹿洞這倆不可知之地的時候,卻是還差了幾分意思,所以,他才會在尋訪到雲深不知處的菩提寺後,千方百計地請求其入塵世。
殊不知這樣以來,倒也是正中了這些和尚們的下懷。他們菩提寺早在大幽末年便已有了入塵世弘揚佛法的意思,只不過那時因為菩提寺地處極西、遠離中原的緣故,而無法佔的先機。畢竟,在當時像他們這樣處於的不可知之地的宗門並不在少數。而後來,在眼看像西域不夜城、青禪宗這樣的不可知之地紛紛被白鹿洞滅了之後,他們則是逐漸打消了這個想法,因為那時白鹿洞在那人的帶領之下,是實在是太過強大,就連玄天觀都不得不暫時避其鋒芒、隱而不出,更別說是他們這已然分裂出去了一個浮屠寺的殘缺宗門。
不過誰又能想到,正因為菩提寺這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入塵世的緣故,反倒是使得他們的名聲在修行界中變得出奇的好,甚至於連白鹿洞、玄天觀這兩處也都一直對他們禮遇有佳。
而眼下,隨著那人逝去,玄天觀也已從不可知變作可知,又有西凰國這一主動送上門的機會……這群大和尚們,也是再安耐不住自己那顆躁動的心,準備跳入塵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