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牧在人口擴張後,一段時間重點就放在改進農業裝置的課題研究上。
讓研究所的人瘋狂研究,花費了十天不到時間,總算是把曲轅犁給改進了。
當然,他提供了關鍵性的想法和建議。
隨著曲轅犁問世,一頭牛一個人,高速省力的耕種方式瞬間取代了老舊落後的兩牛三人的耕種方式。
此後,宋斌發現,在犁地結束後,主公又送來了一桶桶奇臭無比的東西。
沒錯,就是人的以及萬民城裡飼養的各種豬樣雞鴨的糞便。
其實,在隋唐之前,智慧的農民們已經知道糞便可以增進土壤的肥力,讓莊稼長勢喜人。
但他們並不清楚,如何科學地漚制農肥……
關於這個課題,許牧讓研究所的匠人們專門開設課題研究,總算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當然,現在還無法做到後世那種磷肥,氮肥等提取,不過增進肥力倒是成功做到了。
在新建的萬民城內,就籌備規劃有肥料製造廠。
專門用來利用各種東西來製造肥力驚人的農作物肥料。
在以農為本的隋唐,農業是必須要突破的環節。
在經過了第一輪施肥之後,許牧才下令,讓農書記催專案田的農民們播種。
播種完畢後,再次推出了第三件神器。
水轉筒車!
這種新式裝置,同樣是在唐朝時期才被江南地區農民發明出來的。
許牧藉助加速的研究所,提前把它製造了出來。
它可以一級一級地提水,完美的解決了在半山腰上農田灌溉的問題。
經過了數個月的培育,最後在十二月份,實現了畝產三十一石的奇蹟!
“主公,您真是神了,研究所改進出的這三件神器,可以讓糧食產量至少翻三倍增長!”
一路走著,宋斌感慨萬分,本是一個農民的他,今年更是因為擔任了農書記,看到了暴富的希望。
他現在逢人就誇主公雄才大略,算無遺策,高瞻遠矚……
反正只要遇到什麼事,他都要提上賢明的主公幾句。
要知道,今年兩次收成,二十餘畝的土豆田,算起來,畝產五十八石,也就是收糧……上千石!
他能夠分到一石多的糧食。
這不算很多,最重要的是,這次農書記,是有考核機制的。
不合格者,將被撤銷農書記職位。
合格者繼續擔任。
主公說過,萬民城建立後,將開闢大量荒地,重點種植土豆。
到時候他千分之一的提成就很可觀了。
甚至可能會因此暴富!
“真的可以實現三倍增長?”
在許牧和宋斌身後,老楊同志一直在側耳傾聽。
身為天子,他從未關心過民間疾苦,到了此時,他心心念唸的,還是徵高麗。
“當然可以,若是用主公推廣的新式品種,土豆的產量,更是能夠達到小麥的數十倍!”
宋斌昂首挺胸,掃了眼楊廣。
楊廣明顯感受到,自己被眼前這個可能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的農夫鄙視了。
若在今日之前,他必定暴怒,讓人把他拖下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