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出山後,發現自己居然身處隋末亂世,他堅定了造反的想法後,更是花費了數個月時間,瘋狂屯糧!
在元末亂世裡,造反專家朱升說的好啊。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翻譯過來,就是多搞點糧食,打造一個基地,偷偷發育,等六神裝了再出來跟人幹。
亂世裡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人,而是糧食!
因為有了糧食,你就有了人,有了錢!
數個月時間,他用兩畝地屯下了上千石大米、土豆這些可以充當主食的糧食。
然後開始了他的傳銷……咳咳,勸人造反之路。
他先是把河南郡裡那些家破人亡,沒糧食吃的貧苦農民給弄到了深山裡。
這個年頭的農民十分簡單,尤其是在亂世,為了逃脫徭役和賦稅,許多農民紛紛逃入深山,淪為了野人。
許牧趁此機會,大肆宣傳造反的好處。
每日洗腦,告訴他們,只要跟著自己幹,每月能分糧一石。
就這樣,逐漸壯大,從一個人到現在圍繞著山谷附近,建立起了一個萬人的城池,許牧靠的……全是這三寸不爛之舌。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農民最好忽悠,只要你給他們糧食和住所,他們就會奉你為主,尊你敬你。
尤其是在亂世,命如草芥。
但是有一類人,就不好忽悠了,而通常這類人,才是許牧最缺的。
這就是有文化的人。
有文化的人,就代表讀書多,知道的多,最主要的是,有錢。
有錢就不會餓肚子,許牧數個月種出的糧食,根本忽悠不到他們。
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靠許牧的口才了。
“老楊,老來,這個大隋,沒救了,楊廣昏庸無道,不如跟著我造反,推翻他,將來你就在我之下,萬人之上,如何?”
許牧拍著老楊的肩膀,他現在最欠缺的,就是這種人啊。
這兩人被哨兵擒來後,許牧曾和兩人有過交談,得知兩人都讀過書,識過字,對天下的地理,各郡的現狀,各地的官員都有所瞭解……
這更加堅定了他要招降這兩人的想法!
這樣的人,他一定要搞到手。
與此同時,楊廣看著眼前的少年正在朝自己口吐飛沫,最古怪的是,居然勸他造反?
他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最喜歡巡遊的。
幾乎每年要巡視兩三次朕的江山,全國各地,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
但這一次巡視到河南郡,肚中飢餓,和來護兒來到了山野間準備採些野果充飢,結果碰到了哨兵,直接被抓緊了這個山寨裡。
沒辦法,這是一個任性的皇帝。
一上臺,就殺光了隋朝的名將,不然也不會短短十幾年,就把隋文帝的江山給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