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軟體的商業價值不言而喻,國內有相當成熟的運營經驗。
而這玩意對於音樂的推廣作用,簡直堪稱離譜。
管你是什麼智障歌曲,只要短影片上有那麼一小撮人去用,馬上就可以形成浪潮。
口碑什麼的先不談。
你就說火不火吧!
相比於傳統的推廣方式來說,短影片的價效比堪稱降維打擊。
摩根顯然無法放棄這麼一塊具有誘惑力的蛋糕。
在幾次會議中。
以李景霖為首的一群音協成員,大力描繪了一下這種新型網際網路經濟對音樂產業的助力後。
摩根心癢難耐。
而且,不僅僅只是音樂。
有了短影片,那就具備了批次製造網紅的工業化生產線。
摩根是有很大優勢率先下場,吃到第一口蛋糕的。
這誰不迷糊?
可唯一的問題就是。
跟自己談判的是李景霖!
這小子在,摩根根本沒法放下心,更是緊張度拉滿。
畢竟,當初那一拳疼不疼的,只有摩根自己知道。
當初的環境又實在是特殊,一拳之仇沒法報,內心實在是不爽至極。
在摩根眼中。
這就是妥妥的“農夫與蛇”,“好心當成驢肝肺”。
現在看到這“蛇”對自己笑眯眯的,不斷的促成合作加深縱使摩根知道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利益,可翻來覆去總是覺得有坑。
殊不知。
這便是李景霖這一行人想要的結果。
當內心在意的點,移到個人身上的時候,總會有忽略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在很多商業談判中,最好不要帶任何個人情緒的原因。
至於是否警惕,打草驚蛇?
那隻能說想得太多了。
在這種交流中,小手段是很難達成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打明牌。
【我知道你肯定對李景霖不放心,有意見,但我就是要放他出來跟你談】
【雖然你知道我這招肯定是有點想法的,但你能享受到的利益,仍然會讓你無法拒絕】
所以。
雖然對李景霖很有點警惕。
仔細思索一段時間,再次洽談了一些內容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