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愛爾蘭觀眾們,這種熱切的反應。
完全能夠證明,李景霖此次演出的反饋。
蘇莎感慨的看著李景霖,內心對李景霖的好感達到了巔峰。
一舉一動中,很講禮貌,但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高貴氣質,只是這種氣質並不顯得如何具有壓迫感,彷彿生來就該是上位者一般。
但卻完全沒有感受到傲視,待人說話十分平易近人,再加上原本強悍的實力。
不自覺的,便感覺自己彷彿是在仰視他,但他卻沒有俯視自己。
蘇莎不太明白自己內心油然而生的“崇敬”感是哪裡來的。
李景霖是個年輕人,自己是長者。
而且,國際音樂範圍內,自己這個AEC主席的地位絲毫不比李景霖低,兩者應該是同一個位置的。
“或許,這就是對他個人的敬意吧?”
蘇莎腦海中這種感覺一閃而過。
志向遠大,卻腳踏實地,不會虛空到吹擂的程度,莊重沉穩,但該開玩笑的時候仍然能幽默親近,敬畏他,卻並不會感到有什麼壓力。
和以往接待的文化交流的各種人士完全不一樣。
蘇莎所不知道的是。
這其實便是在文化交流中,所代表的“大國風範”。
這可不是什麼比比誰NB這麼簡單。
何為大國風範?
可不是我強,你弱,我餐桌,你選單。
只有李景霖這個土生土長的華夏人知道,何為文化交流應做的。
不卑不亢。
即,國力弱的時候,不諂媚,不自卑,面對傲慢的打壓,偏見的認知敢於反抗。
而變強了呢?
那便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不要覺得高人一等,更不能帶有偏見與傲慢去審視對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變強了以後,便是另一副嘴臉,若對方是敵人倒也還行,但若是對所有人都高高在上,傲慢無比,拿實力說話
那你和當年你最討厭的敵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並非是軟弱,而是一種真正的強大。
而很多追求強硬到追求過度了的人,所追求的,已然變成了野蠻,那是文明的倒退。
事情得在做,而不是說。
就好像李景霖一樣。
只看表面,或許會覺得他好像真的很友好,很平和。
但實際上,在做的事情呢?
那是直接奔著帶瑛面門去的直拳,恨不得一拳打出八十年的功力。
“啊啊啊真的友好啊,笑死”“你說你沒事貼人家幹嘛?這不討好外國老爺嗎?”“你自己怎樣自信,又不需要外國老爺們認可”“文化交流沒有任何意義,滿足虛榮心而已。”
這樣說的人,並不是所謂的鷹派。
而是沒文化,是一種野蠻與文明的倒退。
雪也該準備,石頭也該準備。
你若友好,那就打雪仗,禮尚外來好不快樂。
伱若不好,那就打血杖,雪裡包石頭那就叫又講禮貌又智慧,砸不死你算我沒包好。
兩千年前的孟子便曾說過,只靠武力壓制的霸道僅可一時,而在武力支撐下,依然保有仁義之心的王道,會令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