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演出,效果十分驚豔。
而演出的錄影,也在三天之後,出現在了網路之上。
這類的演出吧。
人氣其實真的挺低的。
關注度一向不怎麼高。
但這次不太一樣。
許久沒有秀過肌肉的李景霖,在這次晚會上出招了。
出招就算了吧,還是個組合拳。
組合拳就算了吧,下手還沒輕沒重的。
首先爆炸的便是音樂學術圈。
不少教授在看到李景霖的這次演出後,那簡直是嗨到不行!
這論文題材。
不就有了嗎?!
這一部作品,能養活多少論文啊!
【苗族飛歌還能這麼編?!】
【這首歌的意義之大,完全不輸給老前輩們的名曲,唯一詬病的地方,可能就是有點短了,屬於小品類樂曲演奏。】
【李景霖這靈性都已經開始蔓延到譜面上了】
【這技術,真的是教科書級別的演示,科班出身,完全沒有半分壞習慣,標準的不要再標準,但偏偏,極具自己的個人風格,太適合講課了!】
而比教授們還要嗨的。
自然是一些音樂專業的學生了。
嗨就嗨在,這玩意有很大的可能會成為熱門論文課題。
因為,這首曲子,在學術研究上的價值十足。
不僅可以去分析對華夏傳統文化與思想,多樣化民族文化的融合。
還可以從作品的技巧角度去分析其精妙之處。
更是可以討論作品出現其本身的意義,甚至是對行業能夠產生的影響。
雖然,這是個新作品。
論文寫起來,可能沒地方參考,必須硬著頭皮,真材實料的去挖曲目。
但換個思路想一想。
這踏馬新作品,不怕查重啊!
在全國學術嚴打的此時,這查重簡直堪比服刑。
老生常談的論文的確好寫,但查重是真的頭皮發麻。
新課題的論文,不算特別難,只是有些費勁罷了。
但查重這玩意,可就是隨便過了!
尤其是小提琴專業的學生們,更是嗨到不行。
而且。
不只是畢業論文這麼簡單。
當影片開始廣泛流傳,受到廣泛關注後。
之前的一些尚有爭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