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永晝整體結構改革會議之後。
一條條通知便每天在永晝的各個公共頻道里更新。
所剩不多的假期裡,永晝休假的成員們能一直看到關於整體結構改革的最新通知與詳情。
不過對於這個方針的具體實施,還需要等待永晝成員的假期結束。
畢竟無緊急特殊情況的話,永晝也不會壓榨大家的假期。
只不過一些前期工作與大概的剛略,此刻已經可以開始了。
等假期結束就可以立馬開展工作交接以及一些瑣碎的事情。
目前永晝的大半成員是比較放鬆的。
而此刻的CNES,也就是高盧空間研究中心之中,卻是並沒有永晝這樣難得的放鬆。
或者應該說幾個大國的航天機構都沒有放鬆,因為半個月前他們剛發射了一個去往火星的飛行器。
雖然距離抵達火星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是這段時間裡他們一直要密切關注這個飛行器的動態。
因為四國聯合登陸火星計劃主要是為了繞過月球去發展太空技術,從而把未來的目光投向更遼闊的太空。
在月球難以靠近的情況下,太空技術的發展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的。
但是無窮盡的宇宙又不能直接放在那裡無視,而且面對深淵日益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人類需要更加強大的科學技術。
太空探索是許多技術發展的必要步驟或者說是催化劑。
之前四國聯合登月的計劃,也完全給他們打下了不錯的太空技術基礎,已經足夠支撐他們去試著覬覦太空之中的各種資源了。
而且民眾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迫使他們需要開創出一個新的資源獲取渠道。
於是大國們最終選擇了火星作為月球的替代品,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踏板。
所以,這次的四國聯合登陸火星計劃是否能成功,關乎著許多許多。
不只是位於歐羅巴的CNES對於這艘飛行器時刻關注。
一同參加到聯合登陸火星計劃中的其他三個國家也對飛行器保持著長期關注,並且還會定期進行交流。
“還有半小時就要開始四國聯合視訊會議,會議上我們將一起接收並檢視火星號飛行器即將傳回來的資訊。”
“咱們得快點了,這群天文學的人才裡面竟然連個會修電腦的都沒有。”
CNES的一間大會議室中,一位正在除錯投影裝置的湯姆對著身旁除錯計算機的傑瑞說道。
他們倆作為四國聯合登陸火星計劃中互相派遣合作的專家,此刻被NASA派遣到CNES中做一些研究。
“靠,真的寧願一直因為保密計劃而被流放到邊陲帶薪度假。”
“被拉回NASA加班也就算了,怎麼還要被派到CNES加班。”
傑瑞無奈地嘆了口氣。
一向認真工作的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深深的疲憊。
看樣子也要向湯姆前輩一向鹹魚的風格靠攏了。
這倒不是CNES的工作有多累人,而是CNES的不夠專業讓他感到有些心累。
米、熊、華三國的航天技術依次降低,然後這三個和後面的存在相比又幾乎是斷層一般的差距。
歐羅巴的CNES除了木星探測有一些成果以外,其他各種技術與人才都是遠不如NASA的,以至於湯姆和傑瑞兩人時不時會被這裡各個部門的人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