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前來救援的歐洲艦隊,收到請答覆,我們需要知道你們的精確座標。”
“收到,我們是殘存的工程船,反應堆的電能還可以維持維生系統正常運作一年,但食物已經不多,最多還能支撐一個月,請儘快過來救援。”
“瞭解,請彙報你們的座標,艦隊還有兩週便會抵達冥王星。”
“我們的座標是……”
航行兩年多的時間,歐洲、亞洲艦隊,終於抵達柯伊伯帶,它們在柯伊伯帶中分別朝兩個不同方向行進。
一個是兩支工業艦隊遭遇襲擊的區域,另一個則是冥王星。
由於距離的拉近,無線電交流所需的能量變少很多,歐洲艦隊便一邊朝著冥王星進發,一邊與殘存的工程船進行交流。
歐洲艦隊在足夠接近冥王星的時候,與冥王星殘存工程船的交流變得頻繁起來。
這主要是為了照顧殘存工程船那邊,倖存者們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可以從惶恐不安中脫離出來。
另一邊,亞洲艦隊也即將抵達兩支工業艦隊遭遇襲擊的地方。
“就快到了,雷達有顯示什麼嗎?”
亞洲艦隊內,雷達艦的艦長在艦橋內詢問雷達員。
“掃描到了大片殘骸形成的殘骸雲,除此之外,沒有發現其他的異常。”雷達員彙報道。
雷達艦艦長看了眼雷達掃描的結果,隨即又切換到光學觀測。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摻雜著無數星光的雲霧。
雲霧是光線照射到碎片上造成的錯覺,其中的點點星光,則是光線照射到那些不斷翻滾運動,可反光的金屬碎片上,營造出閃爍不定的光學效果。
亞洲艦隊的艦員們,神情都不由得沉重了幾分。
很顯然,隕石是不可能把兩支工業艦隊的所有工程船打爛到這種程度,摧毀工業艦隊的是比隕石更加猛烈的暴力,原本的隕石假說被徹底的推翻。
“看來不是隕石,真不走運。”
亞洲艦隊司令身邊的副手喃喃低語。
既然是敵人的話,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人類艦隊,另一種則是外星艦隊。
人類艦隊倒還好說,如果是外星艦隊的話,事情就變得麻煩起來。
要知道,能夠跨恆星大規模把艦隊派遣到太陽系的外星文明,技術層次必然是要比他們人類要高。
亞洲艦隊司令釋出命令,“艦隊處於隨時臨戰的準戰備狀態,讓工業艦隊那邊派遣幾艘工程船過去,解析一下殘骸雲。”
“是。”
敵人是未知的,但獲取情報很有必要,透過殘骸,或許他們能夠發現,敵人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攻擊。
只要瞭解原理,他們便可以針對性的進行防禦,不至於在初次交鋒中吃一波大虧。
工程船從工業艦隊中脫離,這些工程船貼著殘骸雲的邊緣移動,釋放出高頻段電磁波,透過反射回來的各種電磁波,對整個殘骸雲進行掃描。
殘骸雲面積很大,大概可以覆蓋四分之一個地月系,對這片區域進行細緻觀測,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提要隨時擔心著可能會出現的敵人,工程船的駕駛者們,此時的心理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