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鵬會長需要一些婆羅門高種姓的人回去北方煽動教民……只有搞亂對方的基本盤才能更容易讓聯邦帝國的軍隊介入。
那個年輕的大使沒用吹灰之力就挑選出了一批原北方婆羅門高種姓的人……他沒有用心去說服,也沒有利誘他們,那些人都是自願去北方地區影響原教民的中老年人。
那些人也都知道了,德里蘇丹的兵馬就要殺來,而且,馬布裡國王將要率大軍迎戰……如果輸了,他們除非臣服,否則無路可逃。
如果能去北方地區發動教民,或者還有機會重新讓天竺教迴歸!
吳大鵬會長了解到那些人的毅然決然後,馬上安排帝國海軍動用飛剪式交通通訊船沿天竺大陸的西岸北上,快速把他們投放到北部地區。
吳大鵬會長對他們抱有很大的期望……宗教嘛,現在也是一股強有力的支援力量。
那個年輕的大使詢問過,需不需要再投放一些佛教人員。
吳大鵬會長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事實上天竺地區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國”,然而佛教卻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
天竺教在天竺地區一直都是佔有統治地位的,然而它並不是世界性宗教,是地方宗教。
即使在佛教最為繁盛的阿育王時代,佛教的信眾也不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天竺教絕對是一直佔據統治地位,一直到直到德里蘇丹國的出現。
佛教和天竺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從歷史上一直到現在都是衝突不斷……眼下不是讓佛教迴歸的時候。
吳大鵬會長認真看了王玄斌中校送來的幾十張照片……那些都是他們預設戰場的照片。
天竺地區的南部雖然算是高原地區,但是不過大多在千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地勢平坦,利於農耕。
因其在古代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經過風化而形成的肥沃的黑土,適宜種植棉花,是吳大鵬會長正在全力經營的棉花產區。
整個高原地處低緯,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除東西兩側少數的沿海地方雨量較豐富外,高原內部高溫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現出一派熱帶草原的景觀。
照片上正是顯現出這樣的一副景象。
吳大鵬會長問王玄斌中校道:“為什麼要在平原灌木地帶佈陣,難道找不到關隘、狹谷這樣的地方?”
王玄斌中校苦笑了,真找不到……整個南部高原的地形和地勢基本一樣,就是一個較平緩的大平臺……確實也有一些險要之處,但是,沒有人會從那裡走,因為不用繞太遠的路就可以避開。
根本找不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吳大鵬會長只能預設了,如果不是這樣好的地勢,在那面世界的歷史上,英國人也不會輕而易舉征服整個印度呢。
這將是一場堂堂正正的陣地戰,對方可是有精銳的騎兵……這樣的地形根本無法伏擊對手。
但是王玄斌中校很有信心,說:“請吳會長放心,我帝國陸軍派出了四個營來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