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官營根本不在乎市場規律,肆意傾銷他們的商貨!
大宋的官營到了哪裡,哪裡的市場就會一片混亂……張安國國王提前開啟通往歐洲的大門就有躲開大宋官營傾銷的原因。
元豐三年,大宋政府制定了一部《廣州市舶條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
而且各個外貿港口還在城市立設立“蕃市”,專賣外國商品;“蕃坊”供外國人居住;“蕃學”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還專門制定了蕃商犯罪決罰條。
現在的廣州城和刺桐城內仍然有許多藩客墓,成為先前海外貿易繁榮的佐證。
刺桐城與八道河地區現在還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係,兩個地方可以商業互補,還可以共同西進北上……民間的商業往來頻繁,兩地之間的海面上幾乎都形成了一條川流不息的海上馬路。
王德發島主則盯上了廣州城的人口,並想著成為廣州海商們西進商貿時的中間點之一。
他在《流求時報》、《民聲報》及這個時期的主要報紙上大肆刊登廣而告之,宣傳馬尼拉城的優勢。
他與張安國國王商量過,在馬尼拉港設立自由貿易區,往來商貿可以不收取任何費用。
與流求島相比,呂宋島就是一個嬰兒,仍需要聯邦帝國大力哺育。
馬尼拉港的自由貿易區不會傷害到流求島的商貿,因為太多的大宗貨物只有那裡才能吃得下,提供出。
因此,就算馬尼拉港的自由貿易區不收取稅費,也只能吸引來小商小戶……但是,就這樣,王德發島主也極為滿意呢。
隨著小商小戶的入駐,馬尼拉城的人口在快速增長。
此外,王德發島主還大量出賣水田,價錢比流求島還要便宜!
而且針對廣州城還規定,凡是擁有廣州戶籍的人前來購房購地,在先前的基礎上再打八折!
大宋當然有戶籍了,只不過那只是一種憑證,用於交稅及其福利等等,並沒有限制人口的遷居流動的作用。
王德發島主還拿出了一個大殺器,他在報紙上提出開採呂宋銅礦的招商計劃!
菲律賓群島還是一個銅礦資源豐富的地方,其主要的銅礦礦藏就集中在呂宋島的北部山區。
那些銅礦都有埋藏淺而且含量高的特點。
王德發島主聲稱呂宋島上的銅礦是百萬噸級別的,而且凡是前來開採銅礦的商人,他可以提供最新的開採技術和冶煉技術,所出產的金屬銅雙方只是三七分成,別無其它稅費……唯一要求就是,所有的礦工及其冶煉人員都需要開採銅礦的商人自己在大宋招募,不得使有馬尼拉地區本地的勞力。
這一下子讓大宋南部沿海的一些城市沸騰了,特別是廣州城。
遙遠的地方有金礦、銀礦,這當然吸引人的眼光……但是,去那樣的地方開採,要麼需要極大的投資,要麼就是極端的冒險。
中小商人們出不起那樣極大的資本,而且還不會去為金礦銀礦拼上自家性命……但是近如呂宋島這樣的地方若是有銅礦就大大不同了。
一時之間,整個廣州城都在談論著呂宋島上的銅礦。
對於大宋民間來說,銅礦與金銀礦的區別只不過是數量級別的差距……銅就是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