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追擊速度就是正常的行軍速度,這就是他們事先商量好的打法,不落單,不衝擊,永遠以一個團隊的面目出現。
他們衝鋒隊的各色人種,都主動圍著四輪/大馬車前行。
他們的長槍短刀閃閃發亮,人人英氣逼人;四輪/大馬車上的八名隊員則是平端著火帽式米尼槍,安閒自得地望著遠處逃跑的人群。
不要急著去追擊他們,他們本來就無路可逃。
主場做戰的最大優點就是,他們可以事先佈局一切。
道路經過平整了,非常適合行進,他們像是一堵牆一樣擠壓前行。
他們的後勤人員馬上處理那些先前被打死打傷的人員……基本沒有救了,張國安島主說過,被鉛彈打中後,基本不要救了,除非是隻擦破了皮。
但是,那些人……他們把還活著的人拖開,放到道邊,讓他們慢慢地死去,已經死了的,直接拖走。
鮑威隊長走到史天澤的屍體旁,看著他死後仍然瞪著驚恐的眼睛,心想,這就是死不瞑目吧?
戰爭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了,何必為韃靼人賣命呢?!
他們當然不知道自己改變了歷史,或者說是創造了新的歷史,他們只知道自己要打贏了!
先前那些暫時聽從他們安排的百姓眼見著這場戰鬥也高興起來,他們主動幫助那些後勤人員收拾戰場。
三萬人的輜重全丟在戰場上了!
他們興高采烈地把敵人丟棄的物件往萊州城搬運,他們知道,每一個幫忙的人,都會得到工錢……流求衛隊從不白白使用人,如果能加入他們才好呢,可惜他們挑選人員很嚴格。
流求衛隊正常地行軍給了逃跑的史天澤餘部很大的壓力。
慢,有時是一種更有力量的表現。
當那些人跑回了暫時駐紮的軍營後,附馬忽刺出已經暴怒起來了,不過萬人的海盜,竟然打敗了三萬大軍,而且交方才打了第一個照面??
他把上組織起自己主管的騎兵……雖然他們大多是北方漢人,但是也都學會了韃靼人騎兵戰術的精髓!
韃靼人的騎兵戰術是這個時空最先進而實用的。
前文提過一點,這是一種叫“曼古歹”的打法。
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
他們能夠迅速衝到敵軍隊伍面前,如同暴風雨一般從四面八方向敵人放箭,然後馬上逃走,自始至終都不和敵人步兵的劍或者矛交鋒。
他們把馬的快速賓士和巧妙的控制以及時機的選擇成功的結合到一起,先發動猛烈的進攻給敵人帶來相當損失,然後詐敗而後撤,假裝驚恐而好像漫無目的地慌亂逃走。
只有最精明和控制力極強的敵軍才能抑制住追擊的衝動,不去追擊佯裝潰敗的韃靼騎兵。
有時需要持續幾天的追擊……在這個過程中,追擊的騎兵會被誘使超出自己後援的保護範圍,喪失嚴密的陣型而任憑部隊和個人紛紛離散。
這時,韃靼人的騎兵會突然組織起來設下埋伏,逐個殲滅分散的敵人並給還能維持陣型的敵人造成巨大的混亂。
這樣一來,陷入混亂和重大傷亡的敵人面對嚴陣以待的韃靼重騎兵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總之吧,現在的韃靼人擁有這個時空效率最高的戰爭機器,它建立在四個重要基礎上:
極強的機動靈活性、武器的優勢、完備的戰術體系、將帥的戰略天才。
1241年,韃靼人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殺敵七萬餘,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
這都是有原因的……不是偶然。
他們組建的北方漢軍騎兵,基本上也學會了這個打法。
這其實是韃靼人從狼群上學到的戰術。
韃靼人偉大的大頭目成吉思汗曾經說過:“朕為人也,平常之日溫順柔和猶如兩歲之小鹿,節日宴樂之時無憂無慮猶如初習賓士之幼駒。
然於爭戰之日則有如猛與雄鷹之赴敵,白晝引而待發則有如老狼之窺伺獵物,深夜警覺則有如烏鴉之相戒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