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島的商貿船隊結隊出發後,王德發親自去八道河陶瓷廠看了看,首先就發現他們攪拌瓷土時費的人工是最多的,而且那瓷土質量不高。
王德發對張國安島主說:“薄胎瓷咱們製造不出來,骨瓷那玩意兒很簡單啊……”
張國安島主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光想著和大宋比瓷藝了……忘了可以和他們比瓷器的種類了。”
王德發是單身,他的業餘時間有的是,曾經玩過一陣子瓷器。
他點點頭表示理解,不是玩過瓷器的人一時間不會想那麼多。
他輕鬆地說:“這一塊兒我來處理吧,非要把瓷器賣給大宋不可!”
王德發非常認同他的朋友極力向大宋出口奢侈品的計劃,要讓大商大戶們高消費,然後向小商小戶購買商品,這樣做了,雖然不得不讓大宋政府剪了羊毛,但是思路是完全正確的。
掙有錢人的錢鈔,買老百姓的東西,這是發展經濟的正道。
在那邊的世界裡,骨瓷是西方惟一發明的瓷種。
前文講過,瓷器在西方具有極高價值,其出口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朝。
其實就是普通瓷器也是值錢的,所以,王徵和小二自信可以用碗和盤子換到水牛。
瓷器的利潤讓歐洲人眼紅啊,大約在十七世紀時,景德鎮的薄胎瓷傳入了歐洲,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明,按歐洲的說法則是,“它們竟然比紙還薄,比牛奶還白,比玻璃更透”!
這種瓷器在歐洲價值連城。一件瓷器甚至可以換回一支軍隊。
更為神奇的是,這種瓷器甚至可以做成燈具,卻有著比玻璃燈更加奇幻的效果。
為了得到“比玻璃更透”的效果,大約在1794年,英國發明家威廉華爾森在陶土中加入了動物骨粉。
骨粉在經過高溫後可以獲得氧化鈣,這是玻璃工藝中已經非常成熟的技法,然後為了獲得薄胎瓷溫潤的奶白色,他又加入了一些礬土。
氧化鈣是玻璃製造中最重要的助熔劑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矽的軟化溫度,更容易形成玻璃類物質。
二氧化鋁則是常用的乳濁劑,它甚至可以讓玻璃呈現不太透明的乳白色。
就這樣,他們碰巧發明了一種新瓷種,但是現在這個發明歸王德發了。
王德發知道骨瓷的基本配方,一般是六份骨灰和四分瓷土,但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五十份骨灰二十五份瓷土和二十五份粘土,直至他穿越前,這一直是歐洲的標準配方。
骨瓷的骨粉一般用牛、羊、豬骨等......以牛骨為佳,這一成分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與透光度,且強度高於一般瓷器,所以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薄。
骨質含量越大,在製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所以成品就越貴。
骨瓷成品質地輕巧、細密堅硬,是一般瓷器的兩倍,不易磨損及破裂,有適度的透光性和保溫性、色澤呈天然骨粉獨有的自然奶白色,而且還不沾油。
王德發讓去人去景德鎮挖來上好的瓷土,又買來礬土……這個時空裡大宋主要用它來當中藥。
在此期間,王德發利用鍋駝機制造了攪拌機,不久攪拌的效果好,還節省了人工。
同時,他把那面時空瓷窯中最大最科學的“鎮窯”拿了出來。
這種窯體形似雞蛋,前高後低,前寬後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