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中,這個地方夏季的氣溫炎熱而潮溼,讓人很容易有窒息的感覺。
只有這裡的春天和秋天是比較舒服的,微風習習,讓人感覺清爽。
颱風季節是最讓人們討厭的,可是在夏季的時候,由於季風的作用,經常會在這裡發生,幸好颱風在八道河地區登陸的時候的較少,而且當颱風越過東部或是中部山脈的時候,最初的強勁勢頭已經有所減弱,對農作物和眾人的傷害也會少一些。
為了防止棉花出現爛桃現象,張國安一直在做防澇工作,而且還加大了植株間的距離,讓棉田更通透。
至於土地嘛,這裡不愁的。
它也要趕在八月前採摘完。
所以說,整個七月啊,就是一個忙死人的季節。
大宋官家的皇莊裡,現在也是一片豐收的景象,那成堆的玉米、土豆和地瓜都擺在了田邊,等著大宋官家趙禥的檢閱。
大宋官家趙禥高興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大宋不缺土地,整個長江以南才一億多人大宋缺的是水田,它對環境和地理條件要求比較高。
大宋不抑制大戶兼併土地,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大量的水田確實集中在私人手裡,但是,縱觀整個大宋,還沒有發生一起規模性以上的饑荒。
也沒有發生一起農民因為土地少而起義的事件。
這不是說大宋政府管理得好,而是說大宋政府管理得少,所以大宋現在處於民富國窮的階段。
窮到了什麼程度了?他們沒有加稅,只能把主意打到田地多的人家,希望人家能賣給自己水田,然後再官租出去,多收點租子。
沒有錢鈔怎麼辦?也還不敢加印太多紙鈔,用道士和和尚的度牒來頂錢鈔。
這一切都是老賈同志乾的,儘管他帶頭賣了萬畝水田由於合理性不夠強大,他這個榜樣的作用,基本沒有用了。
甚至在後世,人們都選擇性遺忘了他的帶頭作用,就是不停地罵他。
但是現在,老賈同志也是看著那玉米和土豆還有地瓜也一直在哆嗦。
因為在場的所有人都品嚐過煮了的物件,絕對好吃且飽人,第一次吃的人就沒有不誇的。
重要的是,它的產量極高。
更重的是,它們都是種在旱田裡,只要用了那個流求的堆肥法,施上肥以後,哪怕貧瘠一點的旱地也可出產!
老賈同志知道皇莊報出的出產數目,他直接打了對摺後,對這個產出量也是驚喜萬分。
我大宋有數不清的旱田啊還要什麼水田?!
深夜了,大宋皇宮裡的煮玉米、煮地瓜味道似乎還沒有散去。
大宋官家趙禥又在聆聽他的師臣的教導。
老賈同志說:“官家,暫時停了《公田法》吧”
大宋官家趙禥把頭點的像小雞吃米了。
各地方上奏的文報裡面,用種種手段抹黑《公田法》的內容實在是讓他難做,儘管沒有人敢質疑官家,所以的矛頭都指向了他們的師臣了。
可是用膝蓋也能想明白,沒有官家的支援,哪來的什麼《公田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