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人似乎一切都喜歡醬燜,他們帶的醬比鹽都多。
忽然,有一個水手指著萬士達的後面喊道:“那是否是鬼火!”
眾人一起看去,看到海面上露出的一堆礁石上,有數十點熒光……這個時候正是二月月末了,天上沒有月亮,星星反倒璀璨起來,能夠給這個夜晚提供一些光亮。
但是仍然看不清楚那熒光是何物。
那個船長笑著說:“你還是太年輕了,想當年在南海時,那海里能發出光的物件比比皆是……”
萬士達想起來了,原先的那面世界裡,這個地方還盛產“夜光螺”,這是一種殼類軟體動物,最大的可達2公斤。
它的肉又鮮又嫩,而它的殼在夜間會發出螢光,故名“夜光螺”。
當地的婦女們還用夜光螺殼磨製成各種裝飾品。
萬士達這時笑著說:“那是海里最美味的夜光螺,聽說每到夜晚,便爬到海面的礁石上,吸取星月的精華,其肉質鮮美異常……”
噢,這樣啊!
那個年輕的水手當時就跳將起來,說:“某去抓來幾隻,給大家下酒。”
接著又跳起幾個說:“同去,同去!”
幾個人就在沙灘上三下五除二,脫光了衣裳,光著身子就下海了!
萬士達想阻擋,夜間下海畢竟有一些危險性,但是看見人家船長都沒有說話,就算了。
那船長說:“萬綱首,出海之人,若是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焉能活到現在?”
萬士達只能點點頭,這是一個自然淘汰的社會,特別是海上。
但是現在還是缺人手啊……
――――――――――――――――――――――――――――――――
“但是現在還是缺人手啊……”
於此同時,在河口邊的篝火旁邊,吳大鵬也是深深發出感嘆。
他明天也要出發,去澎湖列島,那裡還有一批人。
其實大宋在乾道年間已派出廂兵到澎湖巡防。
宋代文獻《汪公行壯》中記載,1171年,也就是乾道七年,汪大猷當泉州郡守,當時海上有沙洲數萬畝,稱為“平湖”。
時有毗舍邪人侵入,割盡人民所種的作物。
後來,為保護當地百姓的利益,汪大猷在平湖建造房屋200間,派軍民屯戍。
這裡所說的“平湖”,就是澎湖。
這時澎湖已有不少居民,並在那裡定居,而且已經從事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澎湖已經歸福建**縣管轄了。
吳大鵬明天就是要去那裡招人,最好把那裡的駐軍全招來。
先前制定這個計劃時,大家有一些爭論,認為那裡是重要的海防之地,不透過官方,很難調動了。
吳大鵬說不如就請賈平章賈似道出頭,試一試,我不信這時候的人有啥海防的意識。
果然,當時賈平章賈似道弄清楚了那是平湖後,馬上答應了他,等著給**主管制海之人發令……
大家終於明白了,這個時代本來就是沒有海防意識的,因為主要敵人還是在陸地上。
他們自己也推測,這個時空的土著還是在各個河流上游的山區居住,因為他們可能沒有能力對付下游的密集的植物,放火也是一個技術活兒。
畢竟上游乾燥一些,植物稀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