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老師的歌聲清冽純粹卻炙熱保護情感,一如寒冬的涼意洶湧的撲面而來。
以至於將這首歌曲同樣賦予上如雪花般濃烈純粹的愛意,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裡所蘊含的情感,讓這首歌哪怕唱完最後一句,也久久的讓觀眾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這一次不僅是臺下的觀眾,沉醉在歌聲中。
就連舞臺上的薛謙謙也同樣如此。
眼神空洞,無神的注視著前方,又彷彿是在透過面前的空氣看著面前的某一個人。
如果說全場上下乃至全網,聽完這首歌之後最冷靜端正的也就只有江逸老師本人了。
只有他身長玉立收好話筒。
場下的觀眾反映了半天,體育館內的氣氛也寧靜沉重了許久,空氣中都彷彿飄著方才那首歌曲的起伏激盪的聲音,此時此刻在這寧靜的一片氛圍中緩緩歸於塵埃。
好半天,偌大一個體育館內,才重新想起喧囂如潮水般的掌聲。
隨時先作為主唱之一,居然會是全場人裡面回神最晚的那個。
直到掌聲鋪天蓋地的湧來,他才恍然從夢境中被驚醒。
似乎還被這掌聲嚇了一跳,揉了揉太陽穴。
這一舉動很清晰的被記錄在了攝像機裡。
與此同時,逐漸從那首歌的餘韻中緩過神來的網友們也發現了這一點,忍不住出言調侃。
“老薛這定力還不行啊,看看旁邊的江逸老師多淡定一個人,不管什麼時候都這麼冷靜。”
“仔細看老薛的眼睛裡面有淚花。”
“受不了了,他和我們這些聽眾一樣,同樣被這首歌所感動是嗎?”
“江逸老師何止是冷靜啊,從始至終都是淡漠到不行。”
“其實有的時候看來薛謙謙何嘗不是一個性情中人呢?共情能力真的很強啊他。”
“相比較起來,江逸老師從始至終好像都在置身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在看這場盛大的鬧劇開場之後謝幕。”
“為什麼同樣是主唱?兩個人的區別這麼大。”
“每個人的性格本來就是天差地別的。”
“笑死了,江逸老師又不是隻對這首歌表現的淡漠冷靜,薛謙謙老師也不是,是被這首歌感動流淚,性格決定表現的方法和能力。”
“可是讓我比較好奇的點是,薛謙謙老師哪怕再怎麼敢信,他都只不過是這首歌的主唱之一而已,而江逸老師可是這首歌的主唱啊!”
“對對對,他都不會為自己的作品而感到欣慰,感動流淚嗎??”
網際網路上的網友發現了一個新的亮點,並且對此提出質疑。
甚至還開始出現有人以此來詆譭江逸。
“這個人未免太冷漠了吧,你能指望一個對自己作品這麼冷漠的人能是什麼好人?”
“我記得之前念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每一篇作文都是我們的心血,是我們的孩子面對自己的心血居然絲毫不會被打動?”
“江逸老師的心硬的跟石頭一樣冷漠,太冷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