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沒有背景,只是憑空捏造呢,架空的歌曲內娛多了去了。”
“你懂什麼啊?有歷史有背景,才會讓一些作品有血有肉,有來可查。”
“架空的東西膾炙人口,但是隻是浮於表面,稍微一戳就立刻消散的無影無蹤,不然你以為為什麼那些流量小生的歌,聽幾天就聽膩了。”
“那些小生唱的娘們唧唧的,哪怕是照貓畫虎的抄作業,最近除了那些古風歌曲,不是一樣沒有一點武將跨馬出征馳騁疆場的豪邁,通常都是整首歌下來情緒一直是平平的,沒有激情起伏,我聽都聽困了,偏偏還自詡架空背景,壯闊輝煌這樣的武將出徵能打勝仗才活見鬼!”
“沒錯,我也覺得江逸的歌之所以能夠口口相傳讓人聽之不忘,就是因為他的歌大部分都有濃重的歷史背景,赤伶和琵琶行都不用說了。”
“在我看來寫一首歌都能引經據典,從歷史的精粹中提取可用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作品裡這才是最牛逼的!”
“怎麼算是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呢?分明就是他把華夏人隨著時代進步逐漸遺忘的那些文化在重新發揚光大,讓他變得膾炙人口,不至於被遺忘而已!”
“算是互利互惠吧,每一次聽江逸的歌都能更好的帶入歌聲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
“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每次聽江逸的歌都會那麼入迷,那麼身臨其境,原來根由在這裡呀。”
“這算不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他們的經典造就自己更高的地位。”
“牛頓:算啊,怎麼不算。”
“也沒攔著別人,不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不是一樣,一無所出。”
在議論聲中,舞臺之上的歌聲傾斜而出。
“誰曾鉅鹿踏破了秦關。”
“千里兵戈血染。”
“終究也不過是風輕雲淡。”
眾人聽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有一點蕭瑟悲壯的那個意味了,他們被這首歌聲觸動,卻強自按捺住自己聽完之後的再做評論。
“長槍策馬平天下。”
“此番訣別卻為難。”
“一聲虞兮虞兮淚眼已潸然。”
聽到這裡的時候,終於有史學淵源的人能聽出點不同尋常的來了。
“我的天啊,我好像猜到是取自哪個典故了。”
“江逸不愧是江逸,我永遠的神!”
“虞兮虞兮,霸王別姬嗎?”
聽到這裡,觀眾們已經夠震撼了。
但是高潮還未來臨,江逸想要帶給臺下觀眾最深層的震撼還未到來,只聽一聲朝倉嘶鳴之聲,彷彿是故事中的人物在哭泣。
聲聲泣血。
唱著唱著,豪邁空寂的唱腔隨之一變,似鐵騎突出刀槍鳴,聲音逐漸變得尖銳,聲調中變得萬片有攻擊力,直擊心絃的戲腔讓人靈魂發顫。
“與君共飲這杯中冷暖。”
“西風徹夜回憶吹不斷。”
“醉裡挑燈看劍妾舞闌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