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南的樣子像極了國民黨的傷兵,頭上纏滿了紗布,露在外面的臉上全是一道道血痕;右胳膊打著石膏吊在胸前,真的出去回頭率絕對百分百。
在家人和慕瑤的精心照顧下,浩南慢慢好轉,拆掉紗布之後就在家裡閒不住了,慕瑤休班時就陪他逛建材市場或看電影,一個人時候就找同學聊天侃大山。
王浩南有個小學同學周濤在林建三局財務科當會計,和他一樣也是不甘心在單位上班,一心想出來下海經商,但又捨不得旱澇保豐收的鐵飯碗……。
共同的夢想,使得他倆經常在一起憧憬著不久的將來能加入到商場拼搏一番。
浩南始終相信機會始終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注意力在哪裡,你的世界就在哪裡。當做好準備的時候,機會就會無聲無息地接近了。
有一天閒聊的時候聽周濤說他們單位在林海新區的建材一條街上有兩間商鋪,要對外出租。
那時各個單位都在搞第三產業,浩南就問周濤:“有自己的門面房,你們單位為啥不開個建材商店呢?一是單位自用,二還可以銷售盈利啊。”
“我們領導也提過這個問題,說是如果有誰來牽頭把這個店經營起來,房租不用掏,還能給一部分流動資金。”
浩南聽了怦然心動:“太好了!有人給你出錢做買賣,多划算啊,給我幹吧?”
“不行啊,你也不是我們單位的人,再說哪有那麼好的事!是有條件的。”周濤撇了撇嘴。
“啥條件?說來聽聽!”浩南趕緊追問了一句。
“別急,我慢慢地給你說。”
“你說!”
“第一個條件就是牽頭人必須是本單位的,而且是科室管理人員。”
“哦,繼續。”
“第二,停發工資,帶上兩個服務公司的職工,工資由牽頭人發,自負盈虧。”
“第三,本單位需要的建築材料,享受計劃外平價,特殊情況雙方協商。”
“條件也不是太苛刻。”我隨口跟了一句。
“還有呢!”周濤的瞪了我一眼。
“年底按全年營業額提10個百分點。盈利了,工資照發,虧損了工資補進去,最高不超過全年工資。
“媽的,領導淨想好事兒!用著平價材料,還要拿著利潤!”周濤有些忿忿。
“其實話也不能這麼說。”浩南想了下繼續說:“提供場地,提供流動資金,還能成為你的顧客,經營好了,那點提成不算什麼,全年的工資還能安全領到手,挺適合咱們這種沒本錢的人。”
“那虧了咋辦?”
“高利潤肯定伴隨著高風險,你承包下來,我給你發工資,單位工資年底你正常拿,不行了幹一年你回單位上班,什麼損失沒有,賺錢了有你一份,怎樣?”
周濤聽了嗤之以鼻:“給我開工資?你有錢嗎?”